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弹簧_细绳专题例题精选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弹簧_细绳专题例题精选

ID:13362396

大小:207.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弹簧_细绳专题例题精选_第1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弹簧_细绳专题例题精选_第2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弹簧_细绳专题例题精选_第3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弹簧_细绳专题例题精选_第4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弹簧_细绳专题例题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弹簧_细绳专题例题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者家教:2010-2011学年高中物理弹簧模型问题复习探究一、物理模型:轻弹簧是不计自身质量,能产生沿轴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故产生向内或向外的弹力。二、模型力学特征:轻弹簧既可以发生拉伸形变,又可发生压缩形变,其弹力方向一定沿弹簧方向,弹簧两端弹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三、弹簧物理问题:1.弹簧平衡问题:抓住弹簧形变量、运动和力、促平衡、列方程。2.弹簧模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技巧问题:(1)弹簧长度改变,弹力发生变化问题:要从牛顿第二定律入手先分析加速度,从而分析物体运动规律。而物体的运动又导致弹力的变化,变化的规律又会影响新的运动,由此画出弹

2、簧的几个特殊状态(原长、平衡位置、最大长度)尤其重要。(2)弹簧长度不变,弹力不变问题:当物体除受弹簧本身的弹力外,还受到其它外力时,当弹簧长度不发生变化时,弹簧的弹力是不变的,出就是形变量不变,抓住这一状态分析物体的另外问题。(3)弹簧中的临界问题:当弹簧的长度发生改变导致弹力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临界问题:如“两物体分离”、“离开地面”、“恰好”、“刚好”……这类问题找出隐含条件是求解本类题型的关键。3.弹簧双振子问题:它的构造是:一根弹簧两端各连接一个小球(物体),这样的装置称为“弹簧双振子”。本模型它涉及到力和运动、动量和能量等问题。本

3、问题对过程分析尤为重要。四.实例探究:1.弹簧称水平放置、牵连物体弹簧示数确定【例1】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轻弹簧相连,如图1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F2,则:A.弹簧秤示数不可能为F1B.若撤去F1,则物体1的加速度一定减小C.若撤去F2,弹簧称的示数一定增大D.若撤去F2,弹簧称的示数一定减小即正确答案为A、D【点评】对于轻弹簧处于加速状态时要运用整体和隔离分析,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推出表达式进行比较讨论得出答案。若是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主要看能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就能分析出弹簧的弹力。2

4、.绳子与弹簧瞬间力的变化、确定物体加速度【例2】四个质量均为的小球,分别用三根绳子和一根轻弹簧相连,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现突然迅速剪断、,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1、2、3、4的加速度分别用a1a2a3a4表示,则:()A.a1=0,a2=2g,a3=0,a4=2gB。a1=g,a2=g,a3=2g,a4=0C.a1=0,a2=g,a3=g,a4=gD。a1=g,a2=g,a3=g,a4=g【解析】首先分析出剪断,1球受到向上的拉力消失,绳的弹力可能发生突变,那么究竟的弹力如何变化呢?我们可用假设法:设绳仍然有张力,则有a1>g,a2

5、

6、起以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2a;aB。a+2ug;a+ugC.2a+3ug;aD。a;2a+3ug【解析】C。3.弹簧系统放置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分析【例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发生的位移d。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点评】本例是弹簧模型在运动和力上的应用,求解

7、时要抓住两个关键:“物块B刚要离开C”的条件和弹簧由压缩状态变为伸长状态,其形变量与物块A的位移的关系。【例4】如图,一倾角为o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有小球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在一木板的端点处,且将整个装置置于斜面上,设木板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u,现将木板以一定的初速度Vo释放,不熟与木板之间的摩擦不计,则()A.如果u=o,则测力计示数也为零B.如果u>tano,则测力计示数大于mgsinoC.如果u=tano,则测力计示数等于mgsinoD.无论u取何值,测力计示数都不能确定【解析】本例是将弹簧模型迁移到斜面上,而且设置了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

8、摩擦因数不同来判断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从而选择A、B、C答案。【点评】本例是动力学在弹簧模型中的应用,求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