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

ID:13364883

大小:353.00 KB

页数:237页

时间:2018-07-22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1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2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3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4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5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6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7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8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9页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_第10页
资源描述: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主讲: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1集主讲:大安法师2009年9月讲于新加坡居士林    名位大德比丘!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很高兴在今年又来到我们新加坡居士林来共同讨论《佛说阿弥陀经》这部净土宗非常重要的经典。这部经大家都很熟悉了,每天都在念,甚至可以说能背诵,倒背如流。但是我们到底对这部经的义理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常常会在这个方面感觉到心里很没有底,没有底是非常正常的。这部经在佛的一代时教里面,佛的一代时教有种种的讲经说法的手法,有的是深法作浅法讲,有的是广法作略法讲。那么这部经典却正是体现了甚深之法作浅法来讲,深广之法作简略法来讲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

2、使我们在理解上,非常不容易,但是表面上的意思,我们也会了解一点,但是甚深的义理指向我们却是不甚了解。虽然读诵多年,虽然倒背如流,但是这部经典的义理境界,传达的信息,我们总还是觉得非常得隔膜,就好像水和油的关系一样,很难染到我们的内心去。所以这部经,我们的历代的祖师大德,就不断地要进行注解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得从各个层面加以诠释,把如来的真实义,特别是在这部经所传达的净土的奥藏、秘髓、给他揭示出来。《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主讲: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1集主讲:大安法师2009年9月讲于新加坡居士林    名位大德比丘!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很高兴在今年又来到我

3、们新加坡居士林来共同讨论《佛说阿弥陀经》这部净土宗非常重要的经典。这部经大家都很熟悉了,每天都在念,甚至可以说能背诵,倒背如流。但是我们到底对这部经的义理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常常会在这个方面感觉到心里很没有底,没有底是非常正常的。这部经在佛的一代时教里面,佛的一代时教有种种的讲经说法的手法,有的是深法作浅法讲,有的是广法作略法讲。那么这部经典却正是体现了甚深之法作浅法来讲,深广之法作简略法来讲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使我们在理解上,非常不容易,但是表面上的意思,我们也会了解一点,但是甚深的义理指向我们却是不甚了解。虽然读诵多年,虽然倒背如流,但是这部经典的义理境界,传达的信息,我们总还是觉得非常

4、得隔膜,就好像水和油的关系一样,很难染到我们的内心去。所以这部经,我们的历代的祖师大德,就不断地要进行注解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得从各个层面加以诠释,把如来的真实义,特别是在这部经所传达的净土的奥藏、秘髓、给他揭示出来。《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主讲: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1集主讲:大安法师2009年9月讲于新加坡居士林    名位大德比丘!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很高兴在今年又来到我们新加坡居士林来共同讨论《佛说阿弥陀经》这部净土宗非常重要的经典。这部经大家都很熟悉了,每天都在念,甚至可以说能背诵,倒背如流。但是我们到底对这部经的义理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常常会在这

5、个方面感觉到心里很没有底,没有底是非常正常的。这部经在佛的一代时教里面,佛的一代时教有种种的讲经说法的手法,有的是深法作浅法讲,有的是广法作略法讲。那么这部经典却正是体现了甚深之法作浅法来讲,深广之法作简略法来讲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使我们在理解上,非常不容易,但是表面上的意思,我们也会了解一点,但是甚深的义理指向我们却是不甚了解。虽然读诵多年,虽然倒背如流,但是这部经典的义理境界,传达的信息,我们总还是觉得非常得隔膜,就好像水和油的关系一样,很难染到我们的内心去。所以这部经,我们的历代的祖师大德,就不断地要进行注解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得从各个层面加以诠释,把如来的真实义,

6、特别是在这部经所传达的净土的奥藏、秘髓、给他揭示出来。《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主讲: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1集主讲:大安法师2009年9月讲于新加坡居士林    名位大德比丘!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很高兴在今年又来到我们新加坡居士林来共同讨论《佛说阿弥陀经》这部净土宗非常重要的经典。这部经大家都很熟悉了,每天都在念,甚至可以说能背诵,倒背如流。但是我们到底对这部经的义理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常常会在这个方面感觉到心里很没有底,没有底是非常正常的。这部经在佛的一代时教里面,佛的一代时教有种种的讲经说法的手法,有的是深法作浅法讲,有的是广法作略法讲。那么这部经典却正是体现了甚深之法作

7、浅法来讲,深广之法作简略法来讲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使我们在理解上,非常不容易,但是表面上的意思,我们也会了解一点,但是甚深的义理指向我们却是不甚了解。虽然读诵多年,虽然倒背如流,但是这部经典的义理境界,传达的信息,我们总还是觉得非常得隔膜,就好像水和油的关系一样,很难染到我们的内心去。所以这部经,我们的历代的祖师大德,就不断地要进行注解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得从各个层面加以诠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