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ID:13434881

大小:4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2

新苏教版连加连减教学设计_第1页
新苏教版连加连减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连加、连减”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一上第72-73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的习题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学资源1.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

2、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2、准备几个小球,课件。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正与反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1、算式接龙。2、汇报:上面一道题都是加了又加,下面一道题都是减了又减;两道口算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者减。3、认定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5分钟)1.认真观察,分析图意。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交流题意2、说说要求一共运来了几个南瓜,怎么列式?三、

3、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10分钟)1.思考并和同学讨论、交流,结果可能有:(4+2=6,6+1=7)(4+2+1=7)1.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是不是学的很棒呢?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算式接龙,学生一起回答。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棒!个个都是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出示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理解连加和连减所表示的意思,学会正确计算。1、图上的小姑娘叫明明,她在干什么呢?明明真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我们要向她学习。2、看着图,你能用三句话说说图

4、的意思吗?(先、又、最后)3、根据题意,可以求什么问题,怎样列算式?小组交流。1.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追问:为什么这样来列式?2.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连加法)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2.交流想的过程,给这类算式取名字。3、学生讨论算法。4.仔细观察例2的情境图,思考,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你能编出一个故事来吗?小组内交流:可能形成如下的表述: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妹妹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5、5.小结。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2分钟)1.基本练习,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学生认识右图中虚线框表示的意思,明确说明虚线框表示“去掉”的意思。2.针对练习,想想做做2、33.综合练习。①小鸭子找家②想想做做5③10元钱,买三样东西,可以怎么买?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3、谁来读一读这条连加算式,连加该怎样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和同桌说一说。4、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

6、里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3.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4.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1.左图中的小棒有几部分组成,分别有多少根,要求什么问题,你会列式吗?右图原来一共有几个正方形?第一次去掉了几个,第二次去掉了几个?要求还剩几个怎么列式?2.先让学生看清图画的意思,然后填写算式,计算得数。交流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联系情境理解算式的意思和计算的顺

7、序3.①小鸭子找家,学生口答,说说算法。②想想做做5先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算式,后列出连减算式,组织交流时联系具体情境说说每道算式的具体含义。③10元钱,买三样东西,可以怎么买?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加连减?作业设计必做题:书本第67页第4、6题,补充习题37页1-3。选做题:8只气球破了2只,老师又去买3只,怎么列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