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导学案交

庖丁解牛导学案交

ID:13474288

大小:8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庖丁解牛导学案交_第1页
庖丁解牛导学案交_第2页
庖丁解牛导学案交_第3页
庖丁解牛导学案交_第4页
庖丁解牛导学案交_第5页
资源描述:

《庖丁解牛导学案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37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编号:6《庖丁解牛》导学案编制人:黄菊芳审核人:高2015级语文备课组包科领导:【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熟读文章,将重点的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勾画出来,再研读本学案。2.借助导学案理解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在课文中写好点评。3.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并整理归纳本文中的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品味庄子散文语言,学习用细致生动的叙、描阐明抽象道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的情

2、感和文中揭示的“养生”之道,并作简单辨析。预习案一、文体常识 1、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字(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另一说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他们的哲学为“”。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放弃生活中

3、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亦称《》,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

4、究价值。名篇有《》、《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2、道家学派简介道家学派,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其后,道家思想与名

5、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同时,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对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运动中道教思想的产生有所影响。养生主,就是养生的主旨,也就是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课文梳理1解题庖: 丁:  解:庖丁解牛: 2、字词正音及解释踦:騞:卻:窾: 第5页共4页2014年3月重庆市37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编号:6綮:軱: 硎:怵: 謋:3、文中的良庖族庖分别比喻哪两类人?三、文言断句(共16处)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

6、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探究案探究1、向庖丁取经,看看他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  补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古之做学问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年之后、方今之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尊重规律(态度)。  探究2: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

7、有什么联系? 训练案一、基础过关1.归纳一词多义  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③视为止,行为迟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于:①合于《桑林》之舞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虽然,每至于族第5页共4页2014年3月重庆市37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编号:6然:①砉然向然②奏刀騞然③因其固然④虽然,每至于族⑤怵然为戒乎:①善哉!技盖至此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③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④依乎天理。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找出词类活用字词

8、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以无厚入有间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砉然向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