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ID:13630850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上传者:U-2595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_第1页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_第2页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_第3页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_第4页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四川师范大学彭小莉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学校教育活动的其他方面一样,中小学课堂管理和班级建设也处在理念、方法和内容的转型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工作方针提到:“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一些学校仍然盛行着“班主任说了算”的传统课堂管理观和班级建设观,学生还被当作等待教师建构知识的消极容器,学生的任务仍然是在班级中完成教师要求他们做的各种事。本文把推进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可行性作为切入点,主要从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为什么要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班级自主管理的措施,自主管理存在的缺陷四个方面着手论述了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自主管理学生主体措施一,概念界定——班级自主管理班级自主管理就是班主任把握大方向,学生自主管理,互相监督,共同促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它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班级价值、发掘班级潜力、确立班级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当前,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学教育已经能普遍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掌握着班级管理的绝对话语权,学生的思想、愿望往往得不到尊重。并且大多数班主任还抱怨:“现在的孩子太调皮了,既不能打,又不能骂,不好管啊!。”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随着生存压力的加大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感召,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孩子的性格也越来越怪异。第二,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着误区:要么管得太多,统得过死;要么什么都不管,放任自流。应该采用一种怎样的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呢?无疑,需要运用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精神和民主的作风。现今的班级管理已不需要高度集中的思想控制了,班主任要适当放权,要解放自己,放开学生,不应限制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就是说,班级管理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所以,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三、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一)班级自主管理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其个性的发展从生理上来看,小学生的脑重量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思维水平也更加完善,心理上也逐渐变得成熟起来。这个阶段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来管,这正是我们提倡和奉行自主化管理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概率最高,根据我的观察发现——小学生往往很在意同伴的意见。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推进班级自主化管理有利于形成自信的个性品质,因为自我管理是充分肯定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充分地展示和发展学生个性特征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二)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推进班级自主管理,可以提高小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班级自主管理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社会所形成的人才观过分强调共性,往往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人才观的存在已经不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更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为此我们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可靠的制度保障。而实行班级自主化管理,则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他们从小进行如此锻炼,必然能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四)班级自主管理是新课改内容的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工作方针中提到: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然而班级自主管理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四、实行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的措施(一)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放权,但也要保持班主任集权的能力班主任不能一味的放权,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应该具有在必要时能组织班级的能力。班主任要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班主任要善于接近,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对他们的要求本着工作上严格要求,品质第一,生活上关心照顾,安全第一。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尊敬与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能使你的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二)自主管理首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参与管理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班级的主人。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主体意识严重缺失。因此,要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首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明确“这是我的班级”,应该“我作主”。 (三)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在实践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为图省事,将所有事务都包揽过来,形成了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即使班队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必须建设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型模式。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集体参与,让学生自己定班规,在制定班规时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和意愿,全班表决通过,在此基础上建立班级制度。增加班队干部的编制,建立班队干部轮换制。班级应建立中队例会制度,小学的自主管理能力并不强,需要有目的地培养。班队干部上任后,应立即建立中队例会制度,一般每周一次,参与者为全体班队干部,内容包括:班队干部工作理论学习、工作情况讨论、困难的解决、相互经验交流等等。力使中队例会制度化,迅速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四)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让学生深入了解自主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进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各个部门在中队委员会的协调下相互合作,每开展一个活动,作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中队长向教师汇报。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既定方案去完成工作,即使有不周之处,也可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平时,要利用一切可行的宣传手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主化管理以及实行自主化管理的优势。要充分利用黑板报、主题中队会、节日、队活动等舆论阵地的作用,以形成人人都参与自主管理的氛围,最终达到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目的。(五)重视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支持,引导要系统化不能一味地追求自主,而不进行任何指导,听之任之,放任不管,非但无法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得不到任何提高。因此,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支持与指导。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应该动员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协调与任科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教育网络。 五、小学生自主管理存在的缺陷1、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管理能力和自制能力比较差,尽管有教师的指导,自主管理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实现自主管理难度更大。2、强调学生自主管理,教师管的少了,个别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在各方面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班队干部的管理还不够理解,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在管理班级上增加了难度。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分工不够明确,使管理出现了漏洞,影响了自主管理正常顺利地进行。小学生自主管理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班级自主管理是一种最优化的班级管理模式,推进班级自主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实行班级管理自主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思想端正、工作负责、学习优良、能力较强的班队干部队伍,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同时也是自己的主人,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我们要坚持推进小学班级的自主管理,不断地探索、改进自主管理办法,师生相互配合,进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参考文献:[1]王萍.小学低年级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初探.百度文库.2010年06月01日[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3]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4]高薇.学生自我管理奏响班级管理的主旋律.班主任.2006年第9期.[5]李镇西.走进心灵.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