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

ID:83620656

大小:163.4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4-02-01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5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6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7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衡阳市八中202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量为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心发现了曾建有宫殿的人工地基,面积达30公顷;在遗址的西北发现有绵延四五公里的主垒,可能是城墙或堤坊。据此推知良渚文化时期我国()A.重视用礼制来维护秩序B.各邦国之间的纷争不断C.进入了初始的文明阶段D.具备了国家的基本形态2.公元前516年,齐国有彗星,齐侯要举行祭祀来拔除不祥。上大夫晏婴则提出,“无益也,祗取诬焉,天道不韬,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反对组织大规模祭祀。与此同时,虞国大臣宫之奇也提出“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的思想。这些观念反映了统治阶层()A.天人合一思想日臻成熟B.治国思想逐渐趋向理性C.对自然的认知更加全面D.卿大夫掌控了政治仪式3.长沙国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共存在209年。前129—前124年三次分封长沙国定王子15人为侯,一国变成了多国。定王子所封的侯国,有在长沙国境内的,也有在其他郡者。据此可知,当时()A.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B.长沙国参与了七国之乱C.西汉帝王注意强化皇权D.儒学思想成了官方哲学4.下表是唐代部分年份科举考试内容变化情况。这反映了()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明经科考试加试《老子》策两条,进士加试帖三条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御注《老子》成;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条策,加《老子》策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令习《老子》、《庄子》”等,“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将从明经派生出来的道举和进士、明经并列A.道家思想影响扩大B.科举考试形式不断完善C.儒道文化融合明显D.宗教与政治已紧密结合 5.下图是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的郑和船队“海外代购”金锭,其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是()A.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B.明朝废除海禁政策的见证C.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表现D.明代区域文明交流的产物6.下为1864—1930年上海洋货外埠转运占全国进口比重图。据此推论可知()全国进口总值按100%计算A.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很迅速B.列强侵略加深导致外贸逐渐衰落C.世界大战推动上海外贸发展D.贸易格局改变影响上海洋货进口7.根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发展数量统计表 A.摆脱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B.具备了一些社会变革的条件C.迎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D.民族资本开始主导中国经济8.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9.1956年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市场的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A.开始全面调整全国的工业布局B.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C.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D.实施“文革”后的经济调整10.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材料反映()A.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B.按劳分配方式全面推广C.经济体制改革得以深化D.城乡工资差异渐趋平衡11.柏拉图在谈到苏格拉底之死时认为,要让公民中真正有能力的人来担任法官,他们有智慧、能容纳歧见,且受过训练,能独自审判。同时指出,无论是在私人案件还是公共案件中,每个公民都应参加,因为“一个人若是不参与审判就会感到自己不是这个共同体的真正组成部分”。这一认识()A.基于对雅典政治利弊的反思B.强调雅典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C.体现权力必须受到严格限制D.背离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2.4世纪中期—10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的钱币一直保持着汇率稳定的良好状态,且通行于欧洲市场。然而至14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意大利共和国的金币最终取代了拜占庭金币成为地中海贸易货币流通的新标准。这一变化()A.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B.得益于文艺复兴的开展C.加速了拜占庭帝国衰落D.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发展13.近代早期,欧洲远洋贸易商须携带大批白银到亚洲地区,以交换当地的珍贵商品,如香料、丝绸、瓷器等。如表是1581年到1670年间,欧洲某三国流入亚洲白银数量(单位:吨)的统计表。根据表中资料内容判断,乙最可能是指哪一国?()年份甲乙丙1581—15908.61591—1600?1601—16105.957131611—16204.710.94.71621—16304412.77.71631—16408.75.51641—16509.5?1651—166086?1661—167011.89.9A.荷兰B.葡萄牙C.英格兰D.意大利14.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执政者终于将吸收西方文化定位在德国国家主义和传统的儒学道德结合上。凡英法系统的思想,如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天赋人权学说等均受到排斥,而德国的国家主义思想则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这主要缘于()A.德国在欧洲崛起B.政治民主化的需要C.日本的历史传统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5. 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29个与会国通过的最后公报特别强调第三世界在原料出口方面进行合作,包括建议在“有关石油的问题”上实行“共同政策”。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在巴格达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区域经济集团逐渐形成B.新兴国家联合意识增强C.国际石油政策实现统一D.两极格局开始走向瓦解16.如图为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周期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阶段,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B.②阶段,源于传统殖民帝国的衰落和美洲独立C.③阶段,亚洲革命风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作用D.④阶段,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彻底瓦解殖民体系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考虑到当时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我国在外交政策上作出了“一边倒”的战略抉择,决定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1945年8月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新中国与苏联发展外交关系的最大障碍。为了区别于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经中苏两国的平等协商和中国提议,中苏决定在原名称“同盟”之后加上“互助”两字,并把条约内容中关于“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中的“尽给予”改为“尽全力给予”。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摘编自李莉、宋晓芹《中苏结盟与新中国外交》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但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彻底断绝。1952年,中国与锡兰的“大米换橡胶”贸易协定,开了中国与不同政治制度国家进行贸易的先河。1954年,中国代表团访问英国,这是中国派往西方的第一个贸易代表团。此后,法国、瑞士、联邦德国等国家的工商界代表纷纷访华。 ——摘编自欧阳向英《大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目的及其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方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从政治上来说,是贵族政治废弛,君主独裁政治兴起……——[日]内藤湖南《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1910材料二内藤湖南套用欧洲历史分期法,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上古(上世)”“中古(中世)”“近古(近世)”……“唐宋变革论”以胡汉对立视角割裂中国历史……“宋代近世说”实质上是企图为日本“温情”入侵中国张目。——李华瑞《走出“唐宋变革论”》,202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宋变革论”,自行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一棉花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史料二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史料三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材料二早在1000年前,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棉花织造业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织造业。在19世纪以前,亚洲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公元950年,在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欧洲,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和意大利诸城有了棉纺织业。12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棉花产业中心。15世纪,德意志南部也出现了棉花产业。18世纪初期,在发展棉纺织工业的过程中,英国人开展大量的间谍行动,窃取印度高超的生产技术。公元1200-1800年,棉纺织品的制造和消费在世界各地稳步扩大:从中国、日本再到欧洲、北美,棉纺织品成为主要纺织品。19世纪,法国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属棉纺织类;1860年,原棉贸易占美国所有出口货物的60%;同时期,印度、埃及、巴西等同样依赖以棉花为主的种植园经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棉纺织业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意义的“棉花帝国”形成的历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