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ID:13717613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一面》教学设计_第1页
《一面》教学设计_第2页
《一面》教学设计_第3页
《一面》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面》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面》教学设计三亚市实验中学黄绍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文章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手法;掌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揣摩文章的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思念和尊敬鲁迅的思想感情;通过人物速写,掌握观察人物、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与广大劳苦大众呼吸相通,关心培养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他与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革命意志。培养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

2、质。【重点难点】1、重点: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法。2、难点:了解语言的感情色彩,以及叙议结合,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教学思路】1、教学用具:多媒体2、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一次面就记忆深刻,无法忘记的人呢?如果有,请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回答,谈自己的发现与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作者阿累在见到文章主人公一面以后给他留下的印象而写的,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一起回答:鲁迅)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

3、,看看他为什么只见到鲁迅先生一面就有如此深刻的印象。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利用多媒体)1、作者简介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

4、。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2、关于鲁迅鲁迅(1881.9—1936.10),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杂文集《坟》白

5、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1、字词积累地窖(jiào)赫(hè)然

6、窘(jiǒng)相捻(niǎn)摩挲(mósuō)虐(nüè)待憎恶(zēngwù)揩(kāi)油恣(zì)情2、文章大意本文以时间为序,回忆了作者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作者抓住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从而激励作者不断努力,并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三、阅读课文,合作探究1、文章已经很自然地给我们分成了两部分,但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较长,你能给它分层吗?并说说每层的意思。明确: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2自然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7、第二层(3——17自然段),写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第三层(18——38自然段),写“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2、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一面”,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二层,并介绍了“我”的职业和身份,那么在全文中,这部分起什么作用?明确:第一层写职业特点,联系下文可以看出鲁迅对“我”的态度,实质上是对普通工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第二层写内山老板的热情衬托出鲁迅的人民大众立场,这两层起到巧设伏笔、层层铺垫的作用。3、有人说文章第二部分是多余的,与回忆性文章的写法不合,可以去掉,你认为呢?提示:(总结发言)课文第二部分写出来“一面”

8、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个鼓舞,他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这些情真意切的抒情议论,对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不能去掉。四、课时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读了《一面》,并就全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作了讨论,同学们想一想,在本文中,鲁迅个作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外貌)好,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