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

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

ID:13730198

大小:21.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_第1页
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_第2页
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_第3页
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_第4页
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麦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摘要:对我国小麦加工概况、制粉基本规律、现阶段制粉工艺新特点分别进行了阐述。现代制粉工艺被称作“逐步研磨工艺”,因为麦粒及其在制品是经过多道缓和研磨成面粉。小麦制粉从石磨到辊式磨粉机,从“反复研磨”到“逐步研磨”,随着研磨与筛理、清粉设备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小麦加工基本原理仍然贯穿其中。关键词:小麦加工;研磨;筛理;清粉小麦加工(制粉)是小麦从种植生产到消费者餐桌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伴随人类文明的演变,小麦制粉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并随着大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具有一定生产

2、规模的现代化制粉工业。1小麦加工概况1.1磨粉生产技术的沿革中国早在4600多年前,已经开始种植小麦,并用石臼捣碎小麦用于生产制粉,在应用过程中,臼的材料先是木头,再是石头,后来用金属。在27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利用简单石器磨制小麦,人力石磨先是小直径(300mm左右),磨面是平的;在使用过程中,直径逐渐放大,磨面变凹形。公元前200150年开始用畜力驱动石磨,上下磨盘间距可调;公元前1613年开始用水力驱动;836年建立第一个风力石磨粉厂。到19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辊式磨粉机,1823年首先在波兰建成第一座辊式磨粉机的

3、面粉厂,在此之前,圆筛、筛网、提升机和螺旋输送机已开始在美国产生。1834年在美国出现辊式磨粉机,欧洲的制粉流程很长,美国经过改进,流程变短。1923年制粉书中介绍了美国堪萨斯州一个每24h生产36t面粉的硬麦粉厂,使用7台爱立斯辊式磨粉机,粉厂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生产上等粉,有3-4种;制粉流程为破碎系统5道、清粉系统6道(单路)和研细系统9道,9道中分粗粒(我国称渣)、麦心和尾料,都用光辊,这是当时生产实践的结果。19世纪40年代,我国仍普遍使用石磨制粉,1863年英国资本家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得利火轮磨坊。1878年3月中

4、国第一家机加工面粉厂――“贻来牟”机器磨坊在天津诞生。“贻来牟”机器磨坊虽然称为机器磨坊,其实真正使用机器的部分只是由蒸汽机代替了驴马牲口来推磨。“贻来牟”开始时磨坊只有一台磨面机,司务员2人,小工十几个人,后来,“贻来牟”机器磨坊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所用的石磨也改成了由德国进口的石块加工成的盘,机器生产的成分也越来越高。1897年英商最先在上海创办近代机器面粉厂(增裕面粉厂),在1900年,我国民族资本家(安徽孙氏兄弟、无锡荣氏兄弟)从美国引进制粉生产线,以辊式磨粉机为主的成套先进设备,实现了机械化、连续化生产面粉,奠

5、定了中国面粉工业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发展到53家,多数集中在江苏(包括上海)和东北(包括哈尔滨)两地。在当时尽管规模小,由于参战国战争消耗,急需向海外采购,中国面粉倾销欧洲市场,我国面粉由从前进口转为出口,刺激了民族制粉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兴盛。1.2我国制粉工艺的变迁1.2.1中路出粉法解放前,我国的制粉工艺一直是沿用从欧美引进来的中路出粉法,其工艺特征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1)粉路层次多,设皮磨系统、渣磨系统、清粉系统、心磨系统,ⅡB后设粗、细皮磨。(2)研磨道数多,粉路长,一般4-5道皮磨,1-4道渣磨,2-

6、4道清粉,6-8道心磨,1-3道尾磨。(3)在磨辊接触长度上,皮磨系统占总长的35%-40%,心磨系统占总长的45%-50%;ⅠB磨占总长度6%-8%,1M磨占总长度10%-12%。(4)心磨系统长,出粉多,1M2M3M出粉占本道流量40%-50%,心磨系统出粉占总粉65%-70%。(5)单位流量低,7.7-3.3mm/(100kg麦·d),动力消耗高,吨粉电耗60-70kW·h。中路出粉法生产优质粉的出粉率高,一般可达70%-75%,整个粉路平均灰分低,适合生产高等级面粉。1.2.2前路出粉法1951年6月,北京面粉一

7、厂开创了我国前路大量出粉的先河,并在全国推广。前路出粉法工艺特征如下。(1)粉路简单,一般只有皮磨与心磨系统,即使设有渣磨,旨在降低前路(ⅡB1M)的单位负荷,达到大量出粉。(2)粉路短,研磨作用强烈,一般3-4道皮磨,2-4道心磨,无需清粉。(3)皮磨设备多,心磨设备少,皮磨系统占总长度60%-75%,心磨系统占总长度25%-40%;ⅠB磨辊长度占总长35%-40%,1M磨辊长度占总长15%-25%。(4)磨辊轧距紧,ⅠB大量出粉,一般达到净麦流量30%-45%,1M出粉量占净麦流量18%-25%。前路粉筛粗,保证ⅠB

8、ⅡB1M三个系统筛出面粉占净麦流量70%。(5)单位流量高,4-6.25mm/(100kg麦·d),动力消耗低,吨粉电耗40-50KW·h。前路出粉法适合生产精度要求低、粒度粗的面粉,一般出粉率可达85%,整个粉路平均灰分高,适合生产灰分不超过1.2%的标准粉。前路均衡出粉法是青岛第二面粉厂1964年“边试验、边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