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

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

ID:14141291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6

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_第1页
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_第2页
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_第3页
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_第4页
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读第五单元百分数一.单元总体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4.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二.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目标(1).通过比较、交流、整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通过解释百分数的实际意义,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和广泛应用。  (3).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性(2)使学生发现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2)理解球百分率应用问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三.本单元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本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教材内容安排如下: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发芽率、合格率等。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它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与分数有所不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材把它单独编为一章。四。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本单元所选素材,注意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做到直观有趣、充满时代气息。如百分数概念的教学,教材一开始就出现四

4、幅与百分数有关的生活情景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或收集到的百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材重视设置活动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设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问题情境。例如教材的第104页,设置讨论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超过100%,哪些可能超过100%等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百分率实际意义的理解。二是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5、分数化百分数”的编排,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你能用百分数表示出其中的分数吗?”目的就是放手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探索分数化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五.重点习题编写意图及怎样突破1.78页第3题比较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时,应着重使学生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这里所讲的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所以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2.第7题,是将三个数(两个分数、一个百分数)进行大小比较的练习题,方法较多。先让学生自己选择比较的方法,评议时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使学生体会

6、到把它们都化成分数或都化成百分数,或者都化成小数来比较都可以。一般来说,化成分数来比较,可能会出现异分母分数比大小的情况,要通分比较复杂,所以化成百分数或小数来比较比较简便3.第7题,是将三个数(两个分数、一个百分数)进行大小比较的练习题,方法较多。先让学生自己选择比较的方法,评议时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把它们都化成分数或都化成百分数,或者都化成小数来比较都可以。一般来说,化成分数来比较,可能会出现异分母分数比大小的情况,要通分比较复杂,所以化成百分数或小数来比较比较简便。这道题化成百分数来比较是这

7、样的:3/5=60%,3/4≈75%,所以,3/4>3/5>30%,所以零下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最多。六.单元重点怎样突破策略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中,如给书打包、看书、喂猪,寄特快专递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之后,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教学提醒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计算知

8、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教材为学生学习除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学生熟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