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休克诊疗常规

小儿感染性休克诊疗常规

ID:14153991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小儿感染性休克诊疗常规_第1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诊疗常规_第2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诊疗常规_第3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诊疗常规_第4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诊疗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感染性休克诊疗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感染性休克诊断及抢救SOP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指机体对病原体的炎症免疫反应失控,引起循环和微循环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细胞代谢和脏器功能障碍的循环衰竭综合征。其治疗困难,死亡率高,严重危及重症患儿的生存。早期发现,及时正确地诊治对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1.诊断:200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医学协会将感染性休克定义为:由脓毒症引起并经充分液体复苏后,仍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持续低血压、组织灌注异常或器官功能障碍,如乳酸酸中毒、少尿或急性神志改变。1.1存在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1.2经充分液体复苏仍有组织、脏器低

2、灌注表现:神志改变,皮肤发花,肢端湿冷,面色苍白,末梢搏动减弱,心动过速,尿量减少<1ml/kg/h,CRT>2秒,高乳酸血症。1.3或经充分液体复苏仍存在低血压:低血压指成人收缩压<90mmHg(儿童动脉收缩压在同年龄正常值2SD以下),或收缩压较基础值降低>4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60mmHg。不同年龄低血压标准年龄平均动脉压(mmHg)<32周<3032~38周<35足月新生儿<401~12月<451~5岁<505~12岁<5512~16岁<60成人<605注意接受正性肌力药物或血管加压素治疗的患者虽然可表现为灌注不良或器

3、官功能不全,但可无低血压,此时仍应考虑感染性休克的存在。由于小儿的血管张力较成人高,故休克常发生在低血压出现以前。低血压是小儿晚期失代偿性休克的征象。1.4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肾、消化道及血液系统等。1.监测2.1一般监测见危重病人基本监测常规。2.2循环系统:持续心电监护,包括无创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等。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可桡动脉和中心静脉置管,以监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以观察病情并指导治疗。2.3呼吸系统:呼吸节律、频率,呼吸困难程度,缺氧征,肺部体征,血气监测。2.4神经系统:神志意识,瞳孔大小与反射,神

4、经系统体征,眼底检查。意识障碍者应进行Glasgow评分。2.5肾脏:放置导尿管以记录每小时尿量。2.6胃肠道:腹胀及肠鸣音情况,注意大便。2.7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乳酸,血气,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片等至少每天1次。2.治疗3.1消除病因,控制感染:应争取在使用抗生素以前,就做血和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在无病原学依据时,可先经验性用药。此时应选择杀菌作用强、覆盖广泛的抗生素,常常选用碳青酶烯类或三代头孢等。根据病史与体征,必要时与万古霉素、大扶康联合用药。待病原学结果回报后,即根据药敏调整用药。抗生素治疗要足

5、量、疗程要足够,采用静脉给药。3.2容量复苏:3.21快速扩容5首选生理盐水,20ml/kg/次,0.5~1h输入,完成后立即评估呼吸、循环功能及尿量。若仍存在灌注不良和/或低血压,可再次给予20ml/kg/次,快速扩容阶段液量可达60ml/kg,液体总量与速度均取决于心功能及休克不同阶段,否则易致肺水肿。条件许可,应监测CVP。3.22继续输液:10ml/kg/h,直至血压稳定4~6h。液量60~120ml/kg左右。液体性质:晶体液:根据血气、电解质、血糖等情况酌情选择1/2~2/3张的含钠液。胶体液:Hct<30%时,可选用红细胞;Hc

6、t>30%时,可选用血浆、代血浆如贺斯、低分子右旋糖苷等。为防止高糖引起高渗血症导致渗透性利尿、脑水肿等,故使用含糖液时应注意血糖的监测。充分液体复苏后,血压仍未恢复,应警惕:(1)心功能不全;(2)有效循环血量仍不足;(3)微循环功能异常。可通过放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1ml/kg/h,提示循环血量仍不足)或监测CVP了解有效循环血量;动态观察胸片心影大小、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有无心功能不全;监测肛指温差、CRT、血压、脏器功能等了解微循环功能。儿童血压较成人易受影响,不作为评估液体复苏效果的唯一指标;肝脏肿大提示液体过多,同时也

7、说明液体复苏充分。3.3血管活性药物:扩容后使用效果好,个体化用药,并根据血液动力学正确选择药物。一般低血压时可选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等,血压正常时可选多巴酚丁胺。3.31计算药量:所需药物的剂量(mg)=6×kg,加到100ml液体中,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即为每公斤体重每分钟药物的微克数(μg/kg/min)。3.32输入方式: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3.33观察药效: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在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等血液动力学参数情况下逐渐增加药量,直至最佳有效剂量。3.34用药时机:血管活性药一般应在血容量恢复正常

8、或基本正常时使用。血压正常,但仍有内脏器官缺血、缺氧时;经积极扩容,血容量难以迅速恢复;充分扩容后,CVP在8~12cmH2O,MAP仍低于正常等情况下,可使用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