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ID:14420789

大小:10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复习提纲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岳麓版必修2背景: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革命;内战爆发,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形势战时共产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主义政策对中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社评价: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会不是向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正确道路主背景:战争使苏维埃经济破坏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义国家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经新经济政策实施:1921年俄共第十次

2、代表大会济农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体内容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的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建作用:使俄国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立确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表现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斯大林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期的经济积极作用: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1940年工业总评价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消极作用:超越了苏联

3、生产力的水平,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影响农民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罗原因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大斯具体原因:股票投机过渡;供需矛盾;生产过剩——直接原因萧福经济危机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卷交易所股市崩溃条新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被极大破坏与政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对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影响:经济破坏严重,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

4、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的不到解决大罗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萧斯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条福罗斯福新政措施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和“蓝鹰运动”与新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以提高价格政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振——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特点:政府大规模的干预经济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4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影响:美国走出危机的阴影,二战后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背景: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措施制定经济计划——具有指导性,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和

5、引导国家对经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等的大力干预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战评价产的社会性后弊端: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资背景:股票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本人民资本主义含义:股票分散化——普通职工拥有股票主“人民资本主义”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义和“经营者革命”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日益复杂经经营者革命含义: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济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调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6、整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福利改革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评价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时间:20世纪50—60年代战后至70年代黄金时代表现:经济高速度增长的资本主义经济原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和改革时间:1973年后“滞胀”表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应对措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后果;斯大林逝世农业:允许农庄庄员拥有一定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开恳荒地,扩大

7、谷物生产;开展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买给农庄内容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赫鲁晓夫改革工资等权力,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改变原有经济体制苏评价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联赫氏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的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和勃氏的上台经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重点重工业济内容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改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弊端,取得

8、一定成效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