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52086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8
《农村新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新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的思考信息时代、科技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其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教育由以往的被动服务转变为积极促进。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乃至其课程与未来发展的需求很不适应。农村中小学课程必须实行改革。面向21世纪,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是严重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内容脱离农村的生产和实际典型的情况是这样的:(1)农村科学教育极少和本地区的特殊农业情况相适应;(2)
2、在学校里,所传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法只适用于意识形态,而不是为了实际需要;(3)农村科学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还被认为是和应该抛弃的、当地农民仍在应用的传统生产方式相对立的。二、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不合理长期以来,由于城乡的悬殊差别,农村学生的学习目的大都是为了“跳出龙门”,农村的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为升学和培养英才服务的倾向。课程的编制只考虑“升学”和“培养英才”的需要,很少考虑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养。教材的编排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忽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脱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不
3、注重培养能力,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过少;注重学科课,忽视活动课;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因此,造成学科内容偏多、偏深、偏难,脱离实际,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三、课程实施过分注重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传统教育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它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农村课程实施表现缺欠之一,就是过分重视教学效果的分数,以灌输知识为教学的核心,忽视教育教学,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被动
4、学习。这样的过程,不注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忽视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广泛的求知欲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只是考试的机器,他们没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目前,农村的教育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课程问题在其中愈加突出。只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课程改革,才能使农村教育走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学会生存”的一代跨世纪人才的轨道。X2001年6月82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的课
5、程标准正式出版。面对轰轰烈烈推进着的新课程改革,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实施,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深入学习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的价值观。新课程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即面向世界、面向大众、面向市场。课程目标反映了21世纪的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反映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特征的基本要求。深入学习了解新的课程标准,是每一位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方面的问题,例如:《中国教
6、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上的专题报道和专栏,各种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精心编写的标准解读等,这些都是让一线教师很快走进新课程的必读书。其次,在教学工作中实践课程标准新理念。新课程在内容上大力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从以往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学习知识的角色。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观,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全面拓宽个人的各方面的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努力成为“全能型”人
7、才。同时,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大加强了探究性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或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不可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能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最后,学校当加强新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任何理想的课程,都要通过教师实施,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因此,培训各级农村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校长、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根据新课程的特征,教师观
8、念的转变、教师对新教学策略的掌握、教师具有根据实际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要通过建立、完善在职教师的培训制度,使教师受到广泛的、持久的培训,使教育工作者首先得到终身教育的机会。总之,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创新。我们的学校都要本着科学的态度,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具体实施策略,从而真正推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