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ID:1451039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经济持续了30年的高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这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城乡差距日益加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的结构不合理,现有农村公共物品维护力度不够等。产生以上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税费改革激化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矛盾,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过于单一,不完善的监管机制,农村民主机制的不健全等。因此,需要发挥多重主体作用,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多渠道筹集资金

2、,建立由内部需求决定农村公共物品的投资决策机制,保证投入资金有效使用。[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制度创新[作者简介]胡丽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我国持续30年的经济高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过程,同时也是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快速拉大的过程。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制度安排。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居民过去几十年来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这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城乡差距日

3、益加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是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焦点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措施。因此,农村公共物品投资问题研究,将有助于实现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公共物品理论(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分类1.公共物品的含义公共物品(PublicGoods)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林达尔(Lindahl)于1919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正式使用的,但是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是于20世纪50年代由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的“每

4、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公共物品具有效益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2.公共物品的分类凡具有消费上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为公共物品;反之,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即是私人物品。前者如国防,后者如面包。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的两个极端,现实中大多数产品都是兼有两种产品特征的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包括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俱乐部产品”﹑消费上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排他的公共资源类产品﹑以及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不充分但具有较大正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二)农村公共物品理论对于农村

5、公共物品的含义界定,学者有不同定义。在本文中引用“匡远配﹑汪三贵”的定义,匡远配﹑汪三贵(2005)结合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物品的定义,将农村公共物品定义为:农村公共物品区别于城市公共物品,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典型特征”,即有完全的或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的总称。从广义上看,农村公共物品包括水利设施﹑道路桥梁﹑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农业科技﹑电力﹑通讯﹑社会治安以及制度安排等。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当

6、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与城市相比仍严重滞后,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为我国实行的区域发展战略,所以区域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经济特区而言,经济发展落后,资源匮乏。例如我国的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有近1亿人口没有获得医疗服务,3000多万贫困人口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农村每千人人口平均拥有的病床数与城市相比为1:3.5左右;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与城市相比为1:5以上,近20%的县未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

7、基本标准,近8%的农村婴幼儿没有享受免疫接种。农村婴儿死亡率是城镇的4倍左右,孕妇死亡率是城镇的2.4倍,农村人均期望寿命比城镇低6岁,大部分农村没有公共厕所和公共垃圾箱,农村公共卫生环境很差。鉴于上述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农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很难有充分的保障。(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结构方面,我们国家的供给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农业科研方面,樊胜根等(2002)进行的研究表明,农业科研投入对农村GDP的回报率在我国沿海、中部和西部分别达到8.60、10.02和12.69元,平均回报率为9.59元,分别高于道

8、路投入、教育投入、电话投入、灌溉投入、电力投入等。可见农业科研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重要性。我国当前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不足,主要问题并不是资金投入不足和研究人员较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