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

ID:1421122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_第1页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_第2页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_第3页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_第4页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摘要: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作用,而当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由此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多中心一、农村公共物品的定义与分类公共物品是20世纪50、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在分析公共财政问题过程中使用的一个概念。公共物品的定义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同意的定义,大多都以私人物品相比较的,它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现实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具有两个主要特征:(1)非排他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根据这两个特征又可以把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指的严格意义上满足非竞

2、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征的物品,而准公共物品相对是具有非排他性或者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不同于私人物品而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的特征的物品。二、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1.城乡二元供给体制下供需失衡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二元结构状态,长期以来国家都是重点发展城市建设,形成了不同的城乡利益分配格局,城市和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是不同的。政府主要提供城市公共物品,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由政府提供是显然不足的,所以很多都是村集体来提供公共物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公共物品由原来的村集体提供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些国家的公共事业比如计划生育、道路建设和教育这些纯粹的

3、公共物品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提供者理应是国家和政府,其费用也应该由政府来支付,但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常见的公共事业的供给没有纳入我国的财政预算里面,而是由农村承担,由缴税或杂费来转移到农民的身上。城乡二元体制严重缺失还可以通过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看出来,如图表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资料来源:2003年5中国统计年鉴。由图可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体偏低,而且几乎每年都在减少。2.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承担者存在问题在全世界对于农村社会的纯粹公共物品政府来提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我国却是农民承担。最明显的例

4、子就是义务教育,在农村义务教育几乎都是农民自己来支付费用,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我国的9年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国家财政承担不超过2%,而78%都是由乡镇政府承担,乡镇政府70%以上的经费都是用于教育投入。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导致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从而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生活。3.资金短缺的障碍当前我国在金融支持方面重点不是在农村,农民贷款相对困难,造成公共物品供给缺乏足够资金。国家在农村进行的税费改革,其以“减轻、规范、稳定”为目标,试图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遏制乡村政府打着各种幌子随意向农民收取杂费提留的可能。但是,由于国家没有将乡村公共物品供给纳入

5、国家财政资金的预算轨道,税费改革使乡镇政府财政收入锐减,而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建立,由此造成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加重。三、解决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1.公共物品供给需建立城乡一体化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物品供给体系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二元体系的做法,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大对农村财政支出,尤其是教育、道路建设、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农民从沉重的税负负担上解放出来;调整财政支农结构让农民享受和城镇居民同样的公共物品。2.采用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新型的供给模式诺贝尔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其著

6、作《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提出,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采用多中心治理方案。多中心治理是以自主治理为基础,允许多个权力中心并存,通过竞争和协作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好的服务,在政府的治道变革中,打破了单中心的政府统治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和自治组织三方面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奥斯特罗姆认为多中心治理理论打破政府独断做法但并没有使政府职能变弱,而是政府承担着本职能所必须承担的角色即元治理角色,让一些有着共同目标的人群自发的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以多中心的途径合理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根据多中心治理理论,我们可以将农村公共物品进行区别性分类,然后根据农村公共物品的层次和性质,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7、。针对纯粹的公共物品(生态保护、土地流失、计划生育等)理应由中央政府供给,农村的准公共物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应当分配给地方政府来提供,对于小范围受益的公共物品(养殖建设、农村娱乐文化等)可以让一些村民自发的组织起来,通过合作加入来共同承担。3.加大对农村资金支持资金不足是造成现阶段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关键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那些偏于山区,缩小贫富差距,让他们获得更多资金来更好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