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

如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

ID:14964608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上传者:U-3150
如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_第1页
如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_第2页
如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_第3页
如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如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钟荣彬择要: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范围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像,而这么多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所组合成的一个班级体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更是向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一个好的班集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富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勤俭好学、互帮互助等。所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老师尤其是作为班级灵魂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多渠道入手,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的管理,这样班级的根本面貌才会发生转变,也只有这样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作者简介:本文作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21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8年,在工作期间任劳任怨,多次被上级奖励,有市级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工作者等称号。正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调动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贯穿在其他各种方法之中,是教育学生时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动之以情”既是形成教育效果的条件,又是一种催化。情感是在实践中伴随道德认识而诞生的,是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表现,是人对所面临的事物或对自己进行的活动的主要体验,得到与自己的需要相适应的情感。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人生活得充实,可以提高人们的活力,同时人的巨大热情和激情能驱动和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使人得到丰富的工作和学习的成果。情感又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这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结果却是是巨大的和有形的。后进者急起上进,失望者燃起信心,冷漠者出现热情,敌视者转为友善,悲观者勇气倍增,常常都是情感的转变,都是受到强烈感染的结果。情感又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当人们产生某种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时,由于强烈的爱憎及强烈的好恶,能使他们产生一种行动力量,推动他们去追求某种事物或是毅然舍弃某种事物,激励他们去献身或促使他去匡正自己的某些行为,当然也可以使他们出现不好的行为。他们也会由情感的推动去促成或反对,拥护或鄙弃,短语或改造。情感还具有引动力量,人受到情感的影响,会引发出某种思想行为,比如由悲惨的场面产生恻隐心,引发出济危扶困的行动;由形体美而爱慕,引发出追求的行动;由不平而愤怒,引发出助弱的义举;由他人的成就而景仰,引发出赶超的行为......反之,情感的引动力量也是相当巨大的,只要产生的情感,就可能引发出相应的行动。情感有两极性的特点,它是品德认识转为品德行动的中介,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使品德认识内化为品德信念,或使品德信念外化为品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这种中介作用,可成为使品德认识内化为品德信念,或使品德信念外化为品德行为的推动力量,也可能成为阻滞力量,可见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的重要性。情感不仅是在人的品德形成上或是其他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是班主任老师的重要工作。在这项工作中,班主任老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人们说,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动情的基础,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情感教育就很难进行,即使进行了效果也是很差的。班主 老师要以诚挚和温馨的爱感动学生,感染学生和感化学生。建立师生之情,以师爱引起学生的情感,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情从诚恳中来: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诚恳,是与学生能否建立情感的本因素。所谓诚恳,就是要诚心被单地对待学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尽职尽责地对待学生。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诚恳表现在对学生成长的投入上,在他们面前毫无私心和假意,苦心孤诣地设计和创造教育条件,使学生顺利地大行其道。玉主任老师对学生诚恳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是出自内心的,不矫揉造作,使学生随时都感到老师在关心自己,诚恳也表现在对学生极端地负责,对他们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绝不马虎和放纵,也绝不过分和专横。学生从班主任老师的这些表现中,会产生很深的感情,这不但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也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更加主动和自然。与这样的老师长期相处,学生会受到良好的感染,也会使他们对人诚恳和友爱。2、情从公正中始:学生的表现不相同,其基本素质及举止行为或学习好坏都有差异,有些学生甚至表现较差问题很多,这就使有些班主任老师有意无意之中表现也不公正,不一视同仁,不给每人一样的爱。这就使得不到班主任老师厚爱的学生,与老师的感情产生距离,并且由此使老师对他们更为厌烦,也可能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最后形成师生之间的矛盾。有些问题学生最后到了不好教育的地步,往往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他们感到班主任老师不公正、有偏心,因此他们就不会拿出爱的情感对待老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这种失误,会造成很严重的恶果,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引起足够的注意。有些问题学生特别敏感,他们对老师的态度特别留心并常常按自己的思路去品味。班主任老师的不公正的行为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他们的不满之情。他们会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们,不关心他们,这会形成两种后果:一是使他们失去信心,对老师和集体失去感情;二是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兼而有之。所以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公正,当学生感到老师处事公正,不偏不倚,他们就会有一种平等感和尊严感,他们也会对老师的要求和教育容易接受,他们还会从老师的公正处事中,学会做人的准则,并进一步对老师产生尊敬和亲近之情,所以情从公正中来。班主任老师对待学生,处理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十分公正并把握原则。3、情从实事求是中发: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会遇到各种问题,会碰上各种各样的矛盾,会见到各种各样特点的学生,处理这些情况要坚持把握一条标准,那就是实事求是。人容易产生主观主义,班主任老师也不例外,在处理自己比较熟悉的学生的问题时,更容易产生主观主义。比如对常犯毛病的学生,就会认为什么错都是她(他)的;对常迟到的学生,会认为他们每次都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对问题学生有了进步或好的表现,总持怀疑态度;对学生中的争议,总是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有理......出现这种现象,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说是常见的,但必须力求避免。班主任老师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最伤害学生的感情,出现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对班主任疏远,有的甚至会耿耿于怀,对老师的意见很大。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老师就很难与学生建立很深的感情,欲使学生“动情”就更难实现了。 1、情从学生的困难解决中起:学生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包括学习的、生活的、人际关系的、身体的以及家庭的困难。有时候这些困难会使学生很深的痛苦之中,又常常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摆脱和解决。他们这时候特别需要温暖,特别需要关怀,特别需要帮助。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又往往埋在心里,不愿意去求援和表露,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在平日的工作中多留心学生的变化,一旦发现这种问题就要满腔热情地并及时地向学生伸出温暖的手,真心真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班主任老师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是班主任老师应尽的责任,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这种行动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情感上的影响。当他们困难的时候,往往是情感上饥渴的时候,这时候谁给他们帮助都会得到他们的感激和温暖之情,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相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又应该对他们较深的了解,所以绝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忧虑置之不理或轻描淡写的打官腔、走过场,表现出冷漠或不屑一顾。有进候学生本人觉得自己已经陷于困境,或自以为不可解脱,在其他人看来却又是些极简单的事,班主任对这样的问题也要热情关心,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得以解脱。在老师眼中很小的事,在学生心目中可能觉得是很大的事,这时候班主任老师要和学生真心交流,真心地帮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实际上的困难。对学生来说,由此而产生的对老师的真情是十分实在的。学生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有同学关系的,有家庭关系的,有与其他教师关系的有与其他人的关系的;有时候他们自我心理上也会出现种种矛盾,这些对成长中的学生都是正常的、经常出现的。在解决各种矛盾中,班主任老师都应当主动热忱地去帮助学生,有时候甚至要不厌其烦且耐心地去做工作。在这些矛盾缓解和化解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最容易与学生建立起更深的情感。其实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也是教育学生的过程,因此班主任老师在解决学生的矛盾中,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让学生分清是非,分辨好坏,不要仅仅局限于矛盾的解决,也不要仅仅为了协调师生情感。当然学生的矛盾有时是比较复杂的,也不是一下子都能解决得了的,对班主任老师来说,这是个既琐细又麻烦的工作,放主任老师要平易的始终与学生一起,并使他们在化解矛盾中受到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情会油然而生,并能得到长久的保持。有的学生在遇到某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为此苦恼,甚至为此陷入窘境。班主任老师此时要特别关心这些学生,要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解开困扰;有时候要帮助学生迷途知返,使他们大彻大悟。一旦进入到这种境界的学生会分外尊重和信任老师,产生敬佩和亲切的感情。有的班主任老师,在学生迷惘、困惑或走入歧途时,不是立足于帮助学生使他们摆脱,而是采取教训、指责的态度,这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创伤,会加深师生之间的隔阂,一旦形成了这种隔阂,学生的思想会立即向老师封闭起来,再谈教育影响就很困难了。把握情感教育的方法,除了正确师生关系,用师生情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开朗的情感。人们对事物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与他们的分辨能力和认识能力以及思想修养都有密切的关系。班主任教育学生,对他们动之以情,是必须在正确的认识和分辨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情感的是非,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陷入的不好的爱憎之中,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对学生动之以情又必须帮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这就是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要让学生的情感和对客观事物积极的态度联系起来。这包括促使他们形成振奋 、紧张、进取、英勇和无畏,等等。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总是会想方设法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使他们朝气蓬勃,热烈紧张,使班级集体奋发向上,你追我赶。外于这样状态下和生活在这样集体中的学生,会逐渐形成很强的活力和在困境中坚韧的感情,这对他们不断战胜困难,对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是非常有益的。相反不进行积极情感的培养,学生也会形成某种消极的情感,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容易出现消沉、灰心、松懈的表现,显然这种无力的情感,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并且这种情感的发展会使他们意志消沉、缺乏勇气以至失去活力。对学生动之以情,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并不一定都是健康的,因之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又是十分必要的。有时候积极的情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反之亦然,我们所说的乐极生悲,大致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要教育他们怀中有度,保持健康的情感,使理智和情感始终相伴存在,相谐发展。进行情感教育,还要特别提到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教育,要讲人道主义。这种情感是一个健康的人发展所必需和不可缺少的。过于强调斗争而不讲同情与恻隐是不合适的,进行这种教育的方式很有讲究,通过说教或一次教育活动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这就要靠平时的多方面培养,要通过各种具体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由此就会使学生形成对美的珍爱,对弱的同情,对难的相助、对痛苦和不幸者的恻隐。有了同情心和恻隐心才会进一步形成人道主义情感。这种情感又会使成长中的学生爱憎分明,进而见义勇为,甚至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这是一条感情的长链,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用很多时间,通过很多活动,有进候要通过很具体的小事,对学生进行点滴培养。动情教育是班主任老师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情感又是极为复杂多变的,而且青少年的情感又极为敏感。所以进行情感教育,班主任老师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必须真心实意地爱学生,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仅仅为了工作而表现出的情感,或是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所表现出的情感,都是不足取或不能持久的,也不会为学生所欢迎。总之,我时常都在思考,老师这一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它塑造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我们的未来。老师的生命是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2014年8月17日电话1510842016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