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

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

ID:15114282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_第1页
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_第2页
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_第3页
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_第4页
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摘要】目的:观察一泰纳合并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一泰纳合并丁螺环酮20例)和单用组(单用一泰纳22例)治疗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W、2W、4W、6W末两组间HAMD及HAMA评分比较,合用组低于单用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6W末合用组显效率达72.7%,显著高于单用组的40%;两组间TESS评分同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一泰纳合并丁螺环酮对

2、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一泰纳,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关键词】抑郁症一泰纳丁螺环酮丁螺环酮不仅有抗焦虑作用,也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1]。作者用一泰纳合并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5收集我院2004年3月~2006年12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年龄18岁~65岁;本次发病经两种抗抑郁药物正规治疗后,抑郁情绪未见明显改善[2];无严重躯体疾病,非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并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患者。共42例,随机分

3、为两组。合用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6±9.7)岁。单用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1±10.2)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2方法经1W清洗期。两组均服用一泰纳,初始剂量20mg/d,1W内增至40mg/d。合用组另加服丁螺环酮15mg/d,分3次服用;单用组单用一泰纳,初始剂量20mg/d,1W内增至40mg/d。两组均不合用其他精神药物,疗程6W。量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W、2W、4W、6

4、W末各评定1次,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0.86。同时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75%为痊愈,50%~74%为显著好转,25%~49%为好转,<25%为无效。1.3统计学分析5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2结果2.1两组HAMD及HAMA评分比较(表1)表1两组冶疗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注:与前1次评分比较,*P<0.05,**P<0.01;两组之间同期比较,△P<0.05,△△P<0.01。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逐渐下降,后1次评分与前1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合用组治

5、疗1W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单用组第2W末与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HAMD、HAMA评分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2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3两组TESS评分比较(表3)表3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表3显示,两组治疗第4W、6W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第1W、2W(P<0.01),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口干、头疼

6、、困倦、多汗等,治疗1W~2W内最明显,随治疗的延续,各种不良反应逐渐减少、减轻。均未发现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血象明显改变。3讨论5丁螺环酮是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可通过突触前膜5-HT1A自身受体脱敏和突触后5-HT1A或5-HT2下调,增强5-HT能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抗抑郁作用[3]。本研究以一泰纳合用丁螺环酮作对照,两组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均逐渐降低,每1次评分均比前次有显著性下降,表明单用一泰纳或合用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均有效,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抗抑郁作用不断加强。但合用组服药后第1W末HAMD、HAM

7、A减分已明显,而单用组第2周末抗抑郁作用才出现,说明合用组起效快,这对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消极观念、降低自杀风险,有积极的意义。两组HAMD及HAMA评分在治疗1W、2W、4W、6W末差异均有显著性,第6周末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说明一泰纳合用丁螺环酮对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更明显,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好,优于单用一泰纳。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同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并随着治疗的延续而逐渐减轻或消失,说明合用丁螺环酮不会明显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且程度轻微。由此表明,一泰纳合并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

8、全有效,可在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谢5斌,王祖承.抗焦虑新药-丁螺环酮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