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

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

ID:20145400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_第1页
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_第2页
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药学部463000)【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69例抑郁症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应用丙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丙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时的抑郁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

2、P<0.01)。结论:丁螺环酮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有确切的增效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关键词】抑郁症;丁螺环酮;增效作用;药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18-02抑郁症,是一种由一系列内在原因以及外在原因共同引发的心境障碍和情感障碍,属于常见精神类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思维迟缓、睡眠障碍、情感低落和言语动作较少等。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高于一般人群的20倍[1]。有相关报道称,抑郁症患者应用丁螺环酮有协同增效的作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而木次研究为探讨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选取为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收治的69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取分组对照方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医院自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精神科所收集的69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木次研究对象,69例患者均与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2]相符合。其中,男36例,女33例,年龄为25〜48岁,平均年龄为(31.62±5.61)岁;病程为9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4.16±1.06)排除合并严重过敏史者、恶性

4、肿瘤患者,69例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将6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即口服西酞普兰(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20051923)20mg/次,每日1次;同吋口服丁螺环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19991024)5mg/次,每日2〜3次,第二周可增加至10mg/次,每日2〜3次,不可超过40mg/d。对照组单纯采用西酞

5、普兰治疗,其用药剂量、用药方式以及用药疗程均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不可复用其他的精神类药物,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1.3疗效判定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3】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的抑郁程度,其中分值越低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浅,反之越深;同吋,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

6、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抑郁症评分基本相同,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时,观察组抑郁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奋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2.讨论0前,抑郁症患者应用抗抑郁症药物治疗,通常需要连续用药一个月,其临床症状才能冇所缓解。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即使服用最大剂量的抗抑郁药物,仍然后相当部分患者存在疗效欠佳现象[4】。因此,提高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率,并缩短其药物起效时间,对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痛苦、降低患者自杀可能性有积极意义。丁螺环酮属于阿扎普隆类药物,是一种新型临床抗抑郁药物,其在治

7、疗抑郁症中的药理作用为:丁螺环酮属于5-HT1A受体激动剂,能够选择性地结合患者机体内的5-HT1A受体,从而发挥其弱激动作用,降低5-HT1A受体活性,削弱5-HT1A受体神经递质作用,发挥其抗抑郁效果,以此弥补其他抗抑郁药物在治疗中的不足。同吋,丁螺环酮的剂量较大吋,还可激动机体突触后膜上5-HT1A受体,降低5-HT2A受体敏感性,并增强5-HT1A能祌经系统活性,从而增强其抗抑郁作用[5】。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与单纯应用西酞普兰的对照组相比,采取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和治疗后第8周的抑郁症评分明显较

8、低,II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丁螺环酮在抑郁症治疗中有显著增效作用,且药物安全性较高,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综上所述,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理想,II用药安全型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孙平,刘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