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

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

ID:15118893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_第4页
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08年3月住院的不完全川崎病36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儿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指标。其发生率依次为:唇红、皲裂、杨梅舌(占69.4%),球结膜充血(占63.9%),肛周脱皮、指趾端脱皮(占55.6%),皮疹(占44.4%),颈部淋巴结肿大(占38.9%)。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发病时大多缺少主要症状易被忽视造成误诊,当出现唇红干裂、结膜

2、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尽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关键词】川崎病;不完全;肛周脱皮;诊断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由免疫介导引起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形成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并可能为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不完全KD由于比典型KD少了1~2项主症,更易被忽视而导致延误诊断,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现就我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入

3、院时诊断不明、最后确诊为不完全KD的3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5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3岁10例,3~5岁20例,5岁以上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不完全KD的诊断标准[2],即患儿具有发热5d以上,仅具有2或3项主要症状,但有典型冠状动脉病变者或不伴有典型冠状动脉病变且排除猩红热、药物过敏综合征、Stevens-Tchnson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腺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麻疹等。1.2临床表现具体表现

4、见表1。1.3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36例[(12.2~28.7)×109/L];血小板升高34例,其中(300~400)×109/L7例,(400~700)×109/L27例,予8~14d出现,呈进行性升高;血沉增快28例,有6例>100mm/h;C反应蛋白升高30例,最高90mg/L;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6例,ALT升高3例。心电图ST-T段改变10例,心脏超声冠状动脉扩张5例,范围在3~5mm之间。1.4治疗均给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1g/kg,2d内注射。同时给予

5、口服阿司匹林,剂量为30~50mg·kg-1·d-1,直至热退3d开始减量,14d以后减量至3~5mg·kg-1·5d-1,直至出院后继续服用,待血沉、血小板等生化指标完全正常后停用。若有冠状动脉损害,则使用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对有血小板升高者,同时口服双嘧达莫3~5mg/L。5例有冠状动脉扩张的患者通过门诊随访3~6个月均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冠状动脉病变出现。2讨论从本结果来看,36例不完全KD患儿中,除发热症状外,26例具有3项主症,10例具有2项主症,首发症状往往以低热出现,易被忽视,当

6、发生唇红干裂、结膜充血才做出诊断。大多数病例肛周脱皮的出现均早于指趾端膜状脱皮,多数出现在发病第1周内,可作为早期诊断本病较为重要的指标。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不及典型KD。由于KD的诊断主要是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的实验试指标及检测手段,故早期难于做出诊断,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组36例入院时误诊为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2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传染性肝炎3例,败血症1例。究其误诊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①滥用激素、频繁使用非甾体类退热剂,使体温下降、皮疹减轻,

7、掩盖了本病的主要体征;②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一旦发现持续高热,血白细胞高及明显的呼吸道表现易考虑为败血症、肺炎等,延误病情;③体格检查及询问病史不仔细,对疾病过程中一过性皮疹、多形性红斑、颈部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肛周潮红、脱皮等没有足够认识,易误诊为猩红热、麻疹等,是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④对血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等重要实验室指标及心超未进行动态监测,使病情延误。5本资料说明疑似KD患儿,应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过程的进展以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的结果,特别要观察有无肛周皮肤潮红、脱皮,卡

8、介苗接种瘢痕红肿这些早期临床表现和急性期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动态升高等特点,尽早进行心超和心电图的检查。对诊断为不完全KD的病例,我们也应该早期使用IVIG、阿司匹林治疗,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学者提出对IVIG治疗无效者的追加[3]和初期治疗的激素应用,Han等[4]认为激素具有缩短热程、抑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作用,但必须建立在IVIG和阿司匹林合用的基础上。而本组36例不完全KD患儿,均未使用激素,通过治疗均得到康复,无一例遗留永久性冠状动脉病变。【参考文献】[1]NewburgerJ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