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

ID:15200824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_第1页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_第2页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_第3页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_第4页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经术后积极治疗均获痊愈。临产后因产程延长、停滞而急诊行剖宫产术是术后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羊水污染、胎膜早破、糖尿病合并肥胖也是危险因素,最终致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预后好。【关键词】剖宫产术;腹部切口;伤口感染;危险因素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并发症也有所上升。笔者分析我院近年来剖宫产术

2、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20例,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切口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10年2月间剖宫产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20例,17例在本院行剖宫产术,3例为外院剖宫产术后转来我院;20例中4例为腹部纵切口,其余16例均为腹部横切口;产妇年龄为23~35岁,平均28.6岁;孕周36~41周,其中有3例为二次剖宫产术。6  1.2临床表现20例病人中有13例于术后1~5天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5~39℃,有7例病人未出现发热症状;20例病人中检查有15例伤口潮红、肿胀

3、,有压痛,部分有渗液流出,其余5例伤口未见明显红肿压痛;20例病人均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表现,仅有5例自觉腹部伤口疼痛明显。全部病例拆除缝线后有14例全部裂开,6例部分裂开,深达腹直肌前鞘,其中有2例伤口少许裂开,有渗液流出。发热病人经拆除缝线引流伤口脓液后体温即恢复正常。  1.3治疗方法  20例病人一经诊断即行拆除缝线清创引流,有18例经换药5~7天后待无分泌物,并有鲜红色肉芽长出后在局麻下行Ⅱ期缝合术,术后7天拆线,有1例病人需行Ⅲ期缝合术。另有2例病人因裂口小,仅按传统方法每日换药,未行Ⅱ期缝合术。

4、全部病例均以局部换药为主,未加用抗生素治疗。  2结果  2.1治疗效果18例行Ⅱ期缝合术患者中,17例7天拆线切口全部愈合,另2例行传统换药者经20~25天切口才完全愈合。6  2.2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术前相关因素20例病人中有16例是急诊剖宫产,胎膜早破者7例,羊水Ⅱ°~Ⅲ°8例,糖尿病3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者1例。  2.3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培养出G+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G-大肠埃希菌3例,G+表皮葡萄球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其余10例未培养出致病菌。  3讨论  3.1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女性阴道为有菌腔道,

5、潜在的致病菌或非致病菌都有可能导致上行性感染,分娩和手术操作可以降低或破坏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而剖宫产为Ⅱ6类切口,本身存在有许多感染的可能。胎膜早破,产程中多次肛查、阴查,使存在于周围环境或产妇阴道内的条件致病菌、羊膜腔内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并从生殖道创面侵入而引起感染[1]。本组进行了相关分泌物的培养,结果大多是人体正常菌群,来源于胃肠道和阴道,为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人体免疫能力低下或细菌繁殖能力增加时可引起感染。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产后、术后生殖感染和皮肤切口感染常见致病菌之一[2]。感染存在时,许多化

6、脓菌产生毒素和酶,引起组织坏死,溶解基质和胶原纤维,妨碍伤口愈合[3]。产科临床特点就是急诊病人多,本组20例病人中有16例为临产后急诊剖宫产术,仅有4例为选择性剖宫产,可见临产后急诊剖宫产的感染率比选择性剖宫产的高。因产程延长、停滞而急诊行剖宫产术,是术后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异常产程观察中,不可避免会进行多次查肛或阴道检查,存在潜在感染[4]。孙延霞等[5]报道急症剖宫产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羊水粪染、胎膜早破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而糖尿病孕妇本身抵抗力下降,由于微血管的病理改变,

7、导致微循环障碍,血流灌注低,组织缺氧容易引起切口感染。本组3例糖尿病患者均合并肥胖,最胖者体重达98kg,皮下脂肪厚达6cm,术后脂肪液化,易造成伤口感染,导致切口愈合不良。部分病人切口愈合不良可能与医生的缝合技术有关,对伤口缝合的过紧过密可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甚至坏死,缝合时未过底而留有死腔也成为细菌的培养基,这些都影响切口愈合。6  3.2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对策及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大多数预后良好,但也或多或少增加了产妇身体和精神方面的痛苦,因此应尽量避免发生。剖宫产术前应认真分析病人的病情,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

8、症,例如对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严重贫血的病人术前应输入红细胞悬液以改善贫血,对于有凝血障碍倾向的病人,例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重度子痫前期等,手术应选择下腹纵形切口,以避免横切口对皮下脂肪,腹直肌的撕拉过度而出现血肿。围术期应合理使用抗生素,Liabsuetrakul等认为[6],无论产妇是否存在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