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ID:15203142

大小:27.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为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中的疗效,作者自2002年6月~2006年5月对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32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按文献进行[1]。本文62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原发病均为诊断明确的结核病患者,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原发型肺结核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5例,继发型肺结核40例,结核性胸膜炎9例。初治涂阴30例、采用2HRE(Z)/4HR;初治涂阳24例、采用2HRZE/4HR;复治涂阳8

2、例、采用2HRZEO/6HRE。全部病例抗痨前肝功能均正常;甲、乙、丙、戊、庚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血清学检查阴性。出现肝功能损害时间:1个月32例,2个月22例,3个月6例,4~8个月2例;发生肝功能损害程度:ALT<100IU/L者18例,100IU~200IU/L者29例,>200IU/L者15例。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等方面(见表1、表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  1.2给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用肝泰乐注射

3、液0.399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ml/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中将肝泰乐改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d静脉滴注;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ALT<100IU/L者继续抗痨治疗,ALT>100IU/L者停用抗痨药物。  1.3观察指标  全部病例从治疗开始至疗程结束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血压变化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情况,每周检查肝功能和电解质。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较前减轻、肝功能轻度异常;无效:临床症状有改善,肝功能异常。  1.5安全性评价5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肝功

4、能异常与临床药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价,并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肝功能改善情况见表2。治疗组ALT恢复较对照组迅速,治疗后1周ALT下降1倍,治疗后2周ALT已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后4周32例ALT全部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于治疗后1周ALT指标仅有轻微下降,治疗后2周ALT仍高于正常值1倍,治疗后4周仅20例ALT恢复正常,仍有10例ALT呈轻度或中度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略)疗程结束时治疗组32例

5、中显效31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30例中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42,P<0.01)。治疗组仅有2例出现轻度浮肿,未经停药,经对症治疗后缓解。5  3讨论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常见,特别是抗痨药物大多数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2]。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主要有[3]:一是药物在肝脏中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或还原代谢后产生亲电子基、自由基等活性代谢产物,导致中毒性肝细胞坏死引起肝功能异常。二是药物代谢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可作为半抗原与肝细胞蛋白(微粒体的药物代谢

6、关联酶)共价结合,转变为具有抗原性的活性代谢产物结合蛋白,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发生肝功能异常。因此,改善肝功能,确保抗痨方案的顺利实施是结核病治疗的关键。复方甘草酸苷是以β体甘草酸为主要成分,辅以甘氨酸、半胱氨酸制成的强力肝细胞膜保护剂,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抗炎、免疫调节、类固醇样作用[4,5]。本文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32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满意。对肝功能损害轻微者,在密切观察下可按原化疗方案抗痨并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功能仍能得到恢复。本组观察结果表明,复方甘草酸苷不仅具有良好保肝降酶作用、而且能有

7、效地改善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参考文献】5  1刘萱,贾继东.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及诊断发展.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2):150~151.  2蔡雄茂,姚思敏.抗结核药物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11例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3,25(3):140~142.  3刘平,宋东春.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理.肝脏,2001,1:40.  4刘艳,宋方闻,胡毅文,等.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药房,2002,13(7):420.  5汪俊韬,于少军,肖炜,等.复方甘草甜素(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