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观察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观察

ID:15333986

大小:25.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观察【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方法。随着子宫肌瘤病因学的研究,药物保守治疗特别是对有围绝经期症状的子宫肌瘤妇女的治疗方法正在临床探讨中。现就我院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有症状子宫肌瘤8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06年6月~2007年6月门诊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守治疗的83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42~51岁,平均(45.3±2.2)岁,平均孕次2.8次,平均产次1.5次,均无心、肝、肾及内分泌病史,近3个月未服用

2、激素类药物;用药前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检查均正常;B超测量子宫的三维径线、肌瘤核三维径线的平均直径为(41.55±9.18)mm(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以最大的肌瘤核为测量依据),除外子宫肌瘤变性。1.2临床表现383例患者中,肌壁间肌瘤44例,浆膜下肌瘤16例,多发性肌瘤23例。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诉者53例占63.9%;经血常规检查轻度贫血47例占56.6%,中度贫血16例占19.3%。1.3方法月经第1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天1次,连服3个月。于服药后第3个月、第6个

3、月复查时行B超、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2结果2.1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服药3个月时B超检查,子宫肌瘤缩小者72例,占总病例的86.7%,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4.8%,子宫肌瘤无变化11例,占总病例的13.2%。服药后6个月时B超检查肌瘤体积较服药3个月时无明显变化,却“反弹”不明显。2.2不良反应观察83例病例中,出现头晕、恶心症状者3例,下腹痛2例,均为轻度,没有因服药引起潮热、烦躁的症状,无中途停药者。服药期间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2.3月经服药期间观察病例全部闭经,停药后3个月内月经逐渐恢复

4、,月经于停药后25~34天恢复者26例占31.3%;第35~44天恢复者36例占43.4%,第45~54天,恢复者14例占16.9例;有7例占8.4%停药后6个月仍未复经。复经者绝大多数经期缩短,经量减少,但有2例停药后3个月复经,经量较前增多1.5倍。32.4血常规血红蛋白较服药前有所增加。轻度贫血者由服药前的56.6%减少到服药后的21.8%(P<0.05),中度贫血由服药前的19.3%减少到服药后的2.4%(P<0.05)。3讨论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子宫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不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而且也与

5、孕激素水平有关[1]。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周围的子宫肌肉组织。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PR)的拮抗剂,在拮抗体内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可使子宫肌瘤中的PR及ER含量减少,明显降低子宫肌瘤组织中的E、P激素效应,导致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本组病例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44.8%,全部闭经,血红蛋白上升,停药后6个月内有91.6%的患者恢复月经。其中绝大多数病例月经量减少,服药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但有2例复经后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其中有1例还采取了临床止血及对症处理等措施,提示临床医师应

6、重视月经复潮的临床表现。【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