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ID:15359275

大小:3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_第1页
(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_第2页
(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_第3页
(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_第4页
(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进行有效作文教学的初探丁冬周文斌“(当你拿起笔时)你激动,你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冲击,这首先是生活的冲击。众多的、你亲身经历的、难忘的日子涌上心头,等你去编织,去拂掉岁月积下的尘土,去用理想和正义的火炬照亮他们……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一齐涌上你的心头,你的笔端。”王蒙先生这段通俗而又充满激情的文字正好阐明了一个基本道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现。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涌上心头的“色彩”、“画面”、“旋律”,也很难感受到那种“强有力的冲击”。一、学生作文缺

2、什么1.生活作文的内容是什么?生活。可现实情况是,学生闲置了生活。其中,关键的原因有:一是储备不丰,二是调度不灵。学生不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关注生活,观察体验生活,更谈不上有多少感悟。《一件有意义的事》、《我的老师》,这些题目与上次的接近,学生就重复昨天的故事;遇到不好写的,翻翻《作文龙卷风》之类的“经典”8,抄一篇,又去重复别人的故事。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经验,也并不是没有积累。只可惜这不甚丰富的积累常常被尘封在记忆的死角,不会调出来,也用不上,形成了“放着咸鱼吃淡饭”的情况。有一个十分典型的现象:孩子们都会说,父母是至亲,老师是至敬,

3、可真要写一写自己的至亲至敬之人,他们却又往往无话可说。同样的,不少学生家里养了小猫、小狗,可问及他们家的这些动物的可爱之处往往也是无所适从……由此可见,不是学生生活中缺少写作素材,而在于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2.个性与真实不少的学生作文存在套话连篇,千人一面的缺陷。写老师,常常比作蜡烛;写蚂蚁搬家,总要写人多力量大;……文章中很难觅见那种源自心灵的“笑语和泪珠”。学生习作失却了生活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真实性,当然,也就谈不上了有其独特的个性。究其原因,一是贫瘠的阅读限制了写作视野。学生生活面、阅读面狭窄,有些学生甚至基本上不

4、看课外书,更难得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在阅读中与古今中外无数智者对话,会提升学生的情趣品味,磨砺他们的思想之刃,使他们获得一种反思生活的智性与能力,这对于写作视野的开阔是至关重要的。二是作文指导存在误区。表现为:作文立意上过分注重思想道德的教化,学生缺少自由表达的空间,只能往老师的意图上靠。同时,写作方法指导过分强调形式。如:作文开头最好“开门见山”,注意点题、定向,结尾如何圆合、呼应,怎样“画龙点睛”8,中间部分要时时扣题;更有甚者,细化到开头用上一些什么修辞手法可以得高分,最好限定在几行字等等。把较多的时间花在生硬的写法指导上,

5、其结果势必造成模式化,忽视了作文的内容,本末倒置。——我们应该做的是潜移默化而非限制规定式的引导,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三是狭隘的评价激发不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层次清楚”等这些我们经常用的评价语言的套话,没有兼顾到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忽视对学生作文里闪光点应有的关注,学生的写作激情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中被磨灭。3.自我(1)缺乏独立的思想。学生作文里有的是老而又老的套路,却没有自我的语言,没有自我的体验,没有自我的思想和灵魂。学生在纪实的时候写“想象”,而在写想象的时候却怎么也放不下

6、手脚。学生缺乏独立的思想,缺少一种建立在自我生活体验基础上的价值观。没有了思想的飞扬,学生就只能用“高兴极了”、“痛苦极了”、“美丽极了”之类的堆砌来掩盖情感的单薄,或者拼凑一些华丽的辞藻,摆弄一些修辞手法。(2)为谁而写。一些学生习作时只是被动应付,为完成任务而写,这就容易尝试写作的异化——“为教师写”、“为写而写”。学生所写的不是自己最想写的和最能写的,无法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学生习作中也就失去了“自我”。因此,特别需要强调“为自己写”,这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也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悟……当然,“

7、为自己写”不等于“只写自己”8。它包括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鼻子闻、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并表达出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第二个层面就是要树立为自己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二、怎样实现有效的写作教学基于上述现状,国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要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1、佳作赏

8、析,学会体验“佳作”从何而来?首先是课文。语文课本中大量选入了贴近学生生活,有较强的示范性的文章。阅读教学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分析作者的取材、构思、观察角度及表达方式,在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