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

ID:15555123

大小:371.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04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6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7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8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9页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摘要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体现,消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对象。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开创性地把三者结合起来,并采用二值响应变量模型探讨医疗保险对我国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收入、健康等社会经济状况变量后,农村家庭耐用品消费倾向在家庭拥有医疗保险的情况下可以显著增加2%—5%概率。我们还发现越是与农村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耐用品,其受到的刺激也越大。关键词医疗保险,农村耐用品消费,预防性储蓄,二值响应变量模型一、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

2、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中国经济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不断前进,中国社会经历着深刻的经济转型。从2000年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超过8.3%的速度快速增长。2009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340506.87亿元,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对拉动GDP的增长所作出的贡献不是很大。居民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0年到2009年,比重从48.9%下降到35%(《中国统计年鉴(20

3、10)》)。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率每年也在不断下降,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居民消费率加速下降,每年平均降幅超过了1.4%(李文星等,2008)。如何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已成为学界与决策层共同关注的话题,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上的二元制导致了制度上的二元制。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制结构,使城镇居民享受大量隐性补贴,如住房、医疗福利、财政价格补贴等,实际上更加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中国现在总人口为13.3474亿,其中农村人口为7.1288亿(《中国统计年鉴(2010)》),农村作为潜在的巨大的消费

4、市场是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本文以农村1家庭为研究起点、以医疗保险为视角、以耐用品消费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经济发展之路。1CHNS问卷上面有二种方法可以判断研究对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一是对象的户籍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二是对象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时候,他(她)所处的地点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本文把t2=1,定义为城市;t2=2定义为农村,在样本中城镇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为32.05%,农村样本占总样本的67.95%,这一比率与我们现阶段的城乡人口比例相接近,因此本文以此界定城市和农村。本文定义的农村包括:县、县城、村。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有影响吗?——基于CHNS数据

5、的实证分析国务院在2008年年末出台了“国十条”,力图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刺激内需,以此来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在“国十条”中,包含了“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医疗保障的待遇”等内容,这些都在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的范围之内(陈炜和阎开,2009)。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这些措施表明国家在力图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保障体系实现国内需求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消费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非耐用品消费”和“耐用品消费

6、”;按数据性质的不同则可以分为“宏观”加总的统计数据和“微观”家庭的调查数据两大类(樊潇彦等,2007)。本文利用CHNS提供的大型“微观面板数据”深入探讨我国农村家庭的“耐用品消费”问题,之所以将“耐用品消费”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耐用消费品指的是能够在多个时期内提供效用的产品,同时具有资产和一般非耐用消费品的特性(牛筱颖,2005)。耐用消费品一般在家庭财富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家庭对耐用品的消费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消费支出,对其他非耐用品的消费也会产生影响。樊潇彦、袁志刚和万广华(2007)指出耐用品消费的基尼系数一般在0.5以上,不平等程度远

7、远高于总量消费,而且在1997年、1998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时候,耐用品消费的基尼系数都有所上升。杭斌和申春兰(2005)研究发现在1997—2000年这个时间段内,农村家庭的年人均实际耐用品消费增长率远远低于城市,城乡差异巨大。这说明深入分析耐用品消费有着重要的福利政策意义。非耐用品消费(比如一般的食品消费)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购买的数量多、使用频率高,因此是缺乏弹性的。相对而言耐用品的消费具有更大的弹性,即耐用品的需求量对收入更加具有敏感性,家庭收入或者说是家庭的预期收入会对耐用品的消费产生重要影响。预防性储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