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

ID:15777547

大小:49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5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_第1页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_第2页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_第3页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_第4页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摘要: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以及人类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新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对甲基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要求。这些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基因组整体水平的甲基化检测、基因特异位点甲基化的检测和新甲基化位点的寻找。本篇将主要介绍目前存在的大部分DNA甲基化研究方法,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总结。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甲基化研究方法早在1942年,C.H.Wadd

2、ington首次提出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概念,并指出表观遗传与遗传是相对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几十年后,霍利迪(R.Holiday)针对表观遗传学提出了更新的系统性论断,也就是人们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1],即在不改变基因组序列的前提下,通过DNA和组蛋白的修饰来调控基因表达,这种修饰以DNA甲基化最为常见。继人类基因组计划结束后,2003年人类表观基因组协会(HumanEpigenomeConsortium,HEC)宣布开始投资和实施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HEP)。其主要任务是绘制出人类基因组中甲基化可变位点图谱,即不同

3、组织与疾病状态下,5-甲基胞嘧啶出现及其分布频率的图谱,以指导和系统地研究DNA甲基化在人类表观遗传、胚胎发育、基因印记、等位基因失活及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2]。DNA甲基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对甲基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要求。让我们一一介绍现有的大部分DNA甲基化研究方法,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简要分析与总结。1导言1.1DNA甲基化及CpG岛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基因表观修饰方式之一,可能存在于所有高等生物中。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甲

4、基化的主要形式有5-甲基胞嘧啶,N6-甲基腺嘌呤和7-甲基鸟嘌呤。原核生物中CCA/TGG和GATC常被甲基化,而真核生物中甲基化仅发生于胞嘧啶。DNA的甲基化是在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作用下使CpG二核苷酸5'端的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这种DNA修饰方式并没有改变基因序列,但是它调控了基因的表达[3]。脊椎动物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有三种:持续的低甲基化状态,如管家基因;去甲基化状态,如发育阶段中的一些基因;高度甲基化状态,如女性的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4]。哺乳动物中,CpG序列在基因组中出现的频率仅有1%,远低于基因组中的其它双核苷

5、酸序列。但在基因组的某些区域中,CpG序列密度很高,可以达均值的5倍以上,成为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富集区,形成所谓的CpG岛[5]。通常,CpG岛大约含有500多个碱基。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约有4万个CpG岛,而且只有CpG岛的胞嘧啶能够被甲基化[6],CpG岛通常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区或是第一个外显子区[7]。健康人基因组中,CpG岛中的CpG位点通常是处于非甲基化状态,而在CpG岛外的CpG位点则通常是甲基化的。这种甲基化的形式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能够稳定的保留[8]。当肿瘤发生时,抑癌基因CpG岛以外的CpG序列非甲基化程度增加,而CpG岛中的CpG则呈

6、高度甲基化状态,以致于染色体螺旋程度增加及抑癌基因表达的丢失[9]。1.2DNA甲基化的生物学作用1.2.1DNA甲基化与遗传印记、胚胎发育DNA甲基化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胚胎的正常发育得益于基因组DNA适当的甲基化。例如:缺少任何一种甲基转移酶对小鼠胚胎的发育都是致死性的(Li等1992年和Okano等1999年)[3]。此外,等位基因的抑制(allelicrepression)被印记控制区(imprintingcontrolregions,ICRs)所调控,该区域在双亲中的一个等位基因是甲基化

7、的[4]。印记基因的异常表达可以引发伴有突变和表型缺陷的多种人类疾病。如:脐疝-巨舌-巨大发育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Syndrome,BWS)和Prader-Willi/Angelman综合征等[10]。1.2.2DNA甲基化与肿瘤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是引起肿瘤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变化包括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降低和CpG岛局部甲基化水平的异常升高,从而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如染色体的不稳定、可移动遗传因子的激活、原癌基因的表达)[4]和抑癌基因的不表达。如果抑癌基因中有活性的等位基因失活,则发生癌症的机率提高,例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8、-2(IGF-2)基因印记丢失导致多种肿瘤,如Wilm‘s瘤[11]。目前肿瘤甲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癌基因。这是因为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