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病情观察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

ID:15904105

大小:3.4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8-06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_第1页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_第2页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_第3页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_第4页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观察神外杨光琳神经外科的病人特点就是病情复杂且危重,病情变化快。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可以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提供依据。所以我们要培养有目的、有预见性的主动观察病员病情的能力和习惯,及时发现病员的病情变化,为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神经外科病人的一般病情观察内容包括以下六大方面:一、意识状态二、瞳孔及眼征三、生命体征四、颅内压增高症状五、肢体活动六、癫痫发作情况一、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或机体对自身及周

2、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力。意识障碍的程度反映脑损伤的轻重意识障碍程度可分级表达,临床上常用两种方法脑病和颅脑外伤1)脑病的意识状态分为:清醒、嗜睡、昏睡、浅昏迷、昏迷、深昏迷。2)颅脑外伤的意识状态可据格拉斯哥计分来量化.脑病意识状态1、清醒正常人意识清楚,反应敏捷、准确,语言流畅、准确,思维合理,情感活动正常,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力和定向力正常。2、嗜睡:是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语言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映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脑病意识

3、状态脑病意识状态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即又进入熟睡状态。脑病意识状态4、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无反应,但对强烈刺激如疼痛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病员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等可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脑病意识状态5、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度刺激的防御发射、角膜和瞳孔对光反射均减弱,生命体征已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脑病意识状态6、深

4、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全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处于完全不动的姿势,各种反射消失,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大、小便多失禁。颅脑外伤病人意识状态颅脑外伤可采用格拉斯哥(GCS)意识障碍表评定患者的意识状态。它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三个项目。总分范围:3~15分。格拉斯哥昏迷分级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自动睁眼4回答正确5遵命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定位动作5刺痛睁眼2乱说乱语3刺痛躲避4不能睁眼1只能发音2刺痛屈曲3不能发音1刺痛过伸2无反应1瞳孔的观察瞳孔改变是判断颅

5、内高压症病情变化的主要指标。瞳孔的变化常预示病情的发展变化。护理人员掌握正确观察瞳孔的方法,熟悉瞳孔改变的临床意义,仔细观察瞳孔的变化,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瞳孔瞳孔是动物或人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为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虹膜上平滑肌的伸缩,可以使瞳孔的口径缩小或放大,控制进入瞳孔的光量。正常瞳孔直径约2.5~5mm,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观察瞳孔的方法用手指压住上眼睑下缘处向上推开。临床上多采用聚光手电筒,先对准双眼中间照射,对比观察双侧瞳孔大小及形状,再将光源分别移向左右

6、两侧瞳孔中央,观察瞳孔光反射是否灵敏。异常情况一侧瞳孔散大:颅内占位性病变,小脑幕切迹疝压迫动眼神经,也可能是原发性动眼神经受损或者是视神经受损.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脑疝晚期或者是脑干缺氧,应用阿托品也可使瞳孔散大.双侧瞳孔针尖样: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使用冬眠药物.瞳孔的观察在临床上,视神经和动眼神经损伤均可造成瞳孔的散大和对光反应的消失。患者意识清楚,和脑疝不一样。动眼神经损伤,间接和直接对光反应消失视神经损伤,间接对光反应存在,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射:用一手竖直放于两眼之

7、间,以挡住手电筒的光线照到对侧。此时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可观察到另一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立即复原。三、生命体征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颅内压严重增高时,表现出来的:两慢一快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压高。测量时注意事项1.动态观察生命体征2.测定顺序:呼吸→脉搏→血压,避免因刺激而躁动,影响数值的准确。体温正常体温体温分:低热中度高热术后发热(前三天吸收热),普通感染发热颅内感染持续性高热中枢性高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丘脑下部,前区域为散热中枢,后区域为产热中枢中枢性发热主要特点突然

8、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虽然高热,但中毒症状不明显,不伴发抖,无颜面及躯干潮红等反应,相反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高热时用解热剂一般无效,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但物理降温可有用呼吸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R与P的比例为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