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

[最新精品]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

ID:16020299

大小:25.2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7

[最新精品]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_第1页
[最新精品]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_第2页
[最新精品]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_第3页
[最新精品]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_第4页
[最新精品]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精品]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  【关键词】工作场所欺负;风险因素;综述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3.015  中图分类号:B84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3-0209-04    1980年代中期开始,工作场所欺负(workplacebullying)已被认为是主要的职业应激源[1],并被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如员工虐待(employeeabus

2、e)、情感虐待(emotionalabuse)、聚众滋扰(mobbing)以及骚扰(harassment)等。近年来,工作场所欺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众多研究表明,工作场所欺负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而且影响了组织绩效。国际劳动组织2006年的报告特别强调工作场所欺负是一种重要的、日益严重的工作场所暴力。目前,国内已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工作场所欺负问题的研究现状[2],但对其影响因素及后果涉及较少。本文在介绍工作场所欺负的内涵及发生图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和消极后果,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

3、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    1工作场所欺负的内涵及发生图式    “欺负”(bullying)这一术语最初在1960年代用于动物之间,后来用于描述儿童之间类似的行为。到了1980年代,欺负也被认为是工作场所中成人所经常遇到的问题。此后,西方许多国家对工作场所欺负的研究便蔚然成风。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工作场所欺负的定义仍未达成一致。如Einarsen将工作场所欺负定义为,指向一个或多个员工的重复的、故意的负性行为,并影响了受害者的身心健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康和工作绩效[3]。Ray

4、ner则将其定义为,不当的身体或言语行为,这些行为是冒犯性、羞辱性的,对行为接收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或通过对权力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某人,使其感到伤害、气愤,脆弱或无力[4]。尽管如此,学者们普遍认同工作场所欺负具有持续性和频繁性两个特征。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至少六个月),具有一定发生频率(至少每周一次)的负性行为(如排斥、侮辱等)才被称为欺负,孤立的单个事件或同事之间偶尔的冲突不能称为欺负。这也是工作场所欺负和暴力的区别之处,欺负具有持续性,而暴力可能是一个孤立事件。欺负通常是一对一的,但也有一些人聚集起来,对某个员工进行身心上的

5、侮辱,这种现象称为聚众滋扰(mobbing)[5]。    工作场所欺负发生的图式见图1。图1显示,在一段时间内遭到上级或同事的重复的负性行为之后,受害者从最初感知到的心理压力转变为情感虐待,进而受到严重的欺负。在这个过程中,欺负对受害者的伤害程度也是逐渐增大的,并会导致严重的精神创伤(trauma)。研究发现,有精神创伤的受害者,即使不再继续遭受这些负性行为,当他们想起这些情景时,也会持续体验到情感虐待。    2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    2.1个体因素  2.1.1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能有效预测工作场所欺负。Coyne的研究发现

6、,受欺负者的稳定性、独立性、外倾性均显著低于非受欺负者,而在责任心方面则显著高于非受欺负者[6]。这些结果表明,稳定性、独立性和外倾性得分较低,而责任心得分较高的个体,易遭受欺负。Glas�等的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7],即外倾性、稳定性、随和性、尽责性等人格特质对工作场所欺负具有较高的预测力,进一步支持了Coyne的观点。Zapf研究发现,对自我提升不自信以及具有高水平逃避风格的个体,易遭受欺负,而具有嫉妒和敌意的个体,倾向于实施欺负[8]。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2.1.2社会技能  社会技能与

7、工作场所欺负有关。Coyne和Zapf的研究均发现,拥有低社会技能和解决与其他员工问题能力低的员工,更有可能成为受害者[6,8]。那些强烈表达自信、缺少沟通、缺少协调、避免冲突或为小组付出很少努力的员工,易成为欺负的对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受欺负者都拥有低的交流或社会技能。另外,较为沉默的个体也易遭受欺负。  2.1.3资格  员工资格与工作场所欺负有关。Zapf的研究表明,资格低的个体在工作中容易遭受欺负[8]。在受欺负组中,有22%的个体指出资格是导致欺负的一个原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资格低的员工的职位较低,所获得的员工支持

8、比较少,导致了他们的低自尊、感知到的无力和顺从,容易遭受资格或地位较高人员的欺负。  2.2组织因素  2.2.1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对工作场所欺负具有外显的和内隐的影响[9]。Sheehan等的研究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