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 ;袁行霈)概要1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 ;袁行霈)概要1

ID:16157112

大小:229.65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8-08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  ;袁行霈)概要1_第1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  ;袁行霈)概要1_第2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  ;袁行霈)概要1_第3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  ;袁行霈)概要1_第4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  ;袁行霈)概要1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 ;袁行霈)概要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元代元代社会与文学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民族压迫,矛盾尖锐,反抗意识强烈。文士落魄,转向通俗文学创作。多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元代文学独特的风格。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四大爱情戏: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关汉卿《拜月亭》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杂剧的体制特点:一)剧本结构特点: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折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一般一折用一套曲子,多少不一,但属同

2、一宫调,第一支曲子标出宫调名称,最后一支用“煞”或“尾”。“楔子”指四折以外加的短小的独立段落,通常是放在第一折前面,作为剧情开端,介绍故事由来(相当于序幕)有时也放在各折之间,类似过场戏。楔子不用套曲只用一支或两支单曲。剧末附“题目正名”。二)表演形式特点:曲、科、白相结合。1、曲:指唱段。用北方歌曲演唱,流行的宫调有五宫四调。每折只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不重复。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底。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

3、称“旦本”。2、宾白:剧中称为“云”,指剧中人的说白有韵白和散白两类,韵白为诗句,散白为散文。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3、科范:剧中称为“科”,指演员的指演员的动作、表情以及舞台效果的提示。如“做悲科”、“做倒科”、“笑科”、“打科”、“雁叫科”等。三)脚色分行特点:分为旦、末、净、杂四大行当。旦行扮演女性人物;末行扮演男性人物;净行扮演勇猛或

4、滑稽、反面人物,男女均可;杂行扮演陪衬性人物,男女均可。散曲的特点:1、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抒情曲体,与科白情节没联系;2、语言方面,既需要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3、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4、散曲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增加衬字,衬字可多可少,衬字的增加具有口语化、俚俗化,使曲意具有明朗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5、散曲风格可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两种类型,前者本色豪放,后者

5、斑斓婉丽。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1、自然与显畅。2、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情趣的吻合。3、大异于温柔敦厚传统的文学观念。说话指讲故事,其中,“话”为口传故事。唐代已有其名,至宋元而成为一种职业,极为繁荣。当时说话,有所谓“四家”之分,即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各有门庭,自成路数。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故事为主。合声是以演出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话本指说话人的底本,即文字记录的口传故事。也包括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它故事文本。小说话本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

6、等几部分组成。入话是话本的开端部分,多用诗词起兴,再缀一与本篇话本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常见的套语为“权做个得胜回头”。正话是话本的主体部分。结尾往往以一首诗总结主题后结束,也有用评论收场,或者用“话本说彻,权作散场”来结束。题材内容有灵怪、烟粉,奇传、公案,兼朴刀、杆棒、妖术、神仙。代表作品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讲史话本:《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包括《武王伐付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和《三国志平话》)其中《三国志平话》

7、的成就较高。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因为它用各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所以称为诸宫调。现存《刘知远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残本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1、思想内容:热情地歌颂爱情,颂扬青年男女对礼教的反抗2、艺术成就:①改变了原作的主题。以崔张出走和最终团圆代替了始乱始弃的结局,表现了新的主题。②结构的宏伟和情节的曲折变化。作者把原本三千字的《莺莺传》扩大为一万字说唱文学。③善于叙述。无论景物点染、气氛酝酿和人物事件的进展都能挥洒自如地运用曲词和说白

8、加以表现,并且擅长人物内心的刻画。④作者提炼了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也吸收了古典诗词里的句子与词汇,写成了朴素而流畅的曲调。元曲四大家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以《单刀会》、《西蜀梦》为代表的历史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