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拥挤的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ID:16158333

大小:14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8

上传者:U-4648
拥挤的踩踏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拥挤的踩踏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拥挤的踩踏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拥挤的踩踏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拥挤的踩踏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拥挤的踩踏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广州东站汽车客运站人群拥挤踩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性分析1.1事故类型广州东站汽车客运站毗邻广州火车东站,承担着火车东站下车旅客的中转、输运的任务,每到节假日尤其是节后春运会有大量旅客聚集,售票厅、候车室人群密度极大,如果受到意外因素诱发,极易引起人群异动,从而造成拥挤踩踏。本预案专门针节后春运人群的拥挤踩踏事故。1.2危险性分析拥挤踩踏事故一旦发生容易造成财产损失、人员受伤,甚至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后果,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1.2.1根本原因形成拥挤踩踏事故的成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根本原因都是人群密度过大,具体分析,车站范围内以下因素会造成候车室、售票厅人群密度过大:(1)检票速度慢,大量旅客滞留在检票口;(2)运力不足,旅客聚集在候车室;(3)售票速度慢,旅客聚集在售票厅;(4)行李安检速度慢,或受候车室容积制约,买完票旅客聚集在进入候车室的通道。1.2.2诱发因素过大的人群密度受外界诱发因素影响,造成人流异动,从而形成拥挤踩踏事故,具体分析,车站范围内形成人流异动的诱发因素可能有:(1)行进中的人流有人意外跌倒终止行进,而后续人群继续前行;(2)人群中有人打架斗殴或故意引起事端,造成人群的应急避险反应;(3)人流前进速度过快,部分旅客跟不上整体速度;(4)错误的信息传递,致使发生人群逆向流动;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车站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春运指挥部。各部门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工作。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领导和指挥机构,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指挥部成员组成。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现场值班副总经理领导指挥部: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现场负责人联系方式见附件1)总指挥职责:(1)全面负责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工作;(2)组织制定、修改应急预案;(3)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下达应急救援指令;8 (4)负责对外联络,向上级政府请求支援,申请启动扩大应急;(5)决定应急结束;(6)执行上一级应急指挥部(政府)指令;(7)配合上级相关部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的时候,履行总指挥职责;(2)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应急救援情况;(3)负责对内协调,组织调动各类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4)就一般应急救援问题做出决策,下达具体应急指令;(5)确定预警级别和响应级别;(6)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当站拥挤踩踏事故由上级领导部门应急机构统一指挥时,应急指挥部根据上级领导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应急行动。3.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作为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春运指挥部,并由安全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职责如下:(1)组织起草、修订事故应急预案;(2)组织起草、落实预警预防工作;(3)负责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接警值班工作;(4)组织全站开展应急宣传、培训、演练;(5)事件发生后,针对可能造成的后果拟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应急方案报总指挥审定;(6)传达审定后的应急方案,并现场组织实施;(7)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3.3各部门职责3.3.1安全部(1)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2)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传达、演练;(3)现场铁马、水马、雨篷等应急设施布置;(4)上报人群拥挤预警信息;(5)控制不同节点人群密度流动速度;(6)负责有关车辆疏导应急措施的实施,负责车站内交通管制;(7)负责车站内部的事故调查3.3.2营运部(1)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2)制定节后春运客流组织方案(2)及时通报售、检票旅客信息;(3)负责有关运力调度应急措施;(4)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3.3.3站务部(1)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2)向站外旅客发布站内信息;(3)伤员的急救、护理;3.3.4总经办8 (1)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2)负责事故信息收集;(3)审核发布公开信息,做好社会舆论导向;(4)联络新闻媒体,督导涉及媒体危机方面的有关处置。3.3.5综合办(1)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2)应急物资保障、应急资源队伍保障;(3)公共关系协调;(4)通过led显示屏、电视机等向旅客及时发布信息;(5)应急会议的组织召集。(6)统计事故损失3.3.6财务部(1)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2)协调应急救援经费的投入及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置的支付工作;(3)负责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的统计工作;(4)协助其他部门工作。3.3.7客服中心(1)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2)事故后受理相关受害旅客的投诉;(3)协助处理受害旅客的赔偿事宜。3.3应急指挥人员识别标志(1)所有参加救援行动的人员均应佩戴标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识别标志(如头盔、袖章、背心等);(2)所有识别标志由车站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样式,各部门或责任人员应按要求配备并妥善保管,应急集结或应急救援时,各相关人员应按要求佩戴。4预防和预警4.1事故预防(1)科学合理设置场地,在售票厅广场设置缓冲区,缓冲购完票乘客进入候车室;负一楼设置前置候乘区,按时间放行进入候车室旅客(布置方案见附件2);(2)有效控制人群密度,争取使候车室内人群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0.75人以内,售票厅及广场也控制在每平方米0.75人以内;(3)控制人群流动速度,必要节点(电梯口、票厅广场收窄处等)高峰时段安排专人值守;(4)合理调配运力,及时疏运;(5)及时检修、保养电梯,检查通道、护栏等;(6)及时检修、保养发电机;(7)严格实施三品安全检查;(8)密切留意可疑人物;(9)科学、及时发布信息。4.2事故预警4.2.1预警条件(1)人群密度过大,判断标准为候车室人行通道处通过较困难,缓冲区挤满人群;(2)售检票系统出现异常影响售检票速度;(3)火车东站客流异常,列车大规模晚点或同时到达;8 (4)到达运力延误;(5)人群出现焦躁、起哄等现象。本预案预警级别为三级预警:三级(现场级)预警、二级(车站级)预警、一级(社会级)预警。4.2.1预警条方式车场当班所有现场岗位负责人、所有管理人员配备对讲机,发生预警事件时及时报告。5信息报告程序5.1信息报告各职能部门视情况将险情报至车站应急办,车站应急办对管辖范围内出现的险情进行初步判定,报指挥部审定。指挥部对信息审定后,车站应急办立即将审定后的信息传达给各相关部门和应急组织,各部门再进行层级向下通知。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事故信息实行层级报告制度,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事故信息的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信息的处置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5.2事故报告车站踩踏事故发生后,事故信息按如下流程层级上报:(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第一时间向当班领导如实报告事故情况。(2)事故信息经当班领导审定后,拨打电话报警(交通事故拨打122,火灾事故拨打119,人员伤亡事故拨打120),并迅速向车站应急办报告。(3)车站应急办接报后,对险情进行初步判断后视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报告。(4)应急指挥部对信息审定后,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根据情况和需要迅速赶赴现场或指定人员赶赴现场指挥和协助处理。(5)对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的事故,由车站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依据事故类别和需要30分钟内将事故情况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60分钟内书面上报《广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快报表》。(附件3)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及应急措施本预案响应级别为三级响应、二级响应、一级响应。6.1.1三级响应三级响应是指候车室部分检票口排队人数较多,旅客占据通道,通道遭部分堵塞,人员通行较为困难。(1)安全部协调人力,加强现场秩序维护管理,优化分隔措施让出人行通道;(2)站务部加快检票速度;(2)营运部及时组织加班运力。6.1.2二级响应二级响应是指采取三级响应后检票口排队人数没有回落,候车室人数继续增加,人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候车室室人群密度达到每平方米0.75人以上,简易指标为人行通道处行人通过比较困难)(1)安全部安排人力在缓冲区阻止旅客,采用蛇形迂回的方式分批放行旅客进入候车室。同时使用手持扩音器对乘客进行解释说明;(2)站务部降低售票速度,负一楼候乘区暂时停止放行旅客;(3)站务部会同信息中心开启电视指示及售票区广播系统,告知旅客候车室情况。8 6.1.2一级响应一级响应是指启动二级响应后候车室旅客密度不再增加,但买了票的旅客聚集在售票厅缓冲区,缓冲区旅客趋近饱和。(1)站务部停止售票;(2)安全部在林和西人行隧道口采取围蔽设施,暂时阻止旅客进站,将出林和西路隧道旅客向广园快速路方向疏散;(3)信息中心开启售票厅、通道、隧道处的led屏,安全部工作人员使用手持扩音设备,告知旅客站内情况,劝导旅客沿广园快速路或林和西人行隧道离开,采用其他方式出行;站指挥部及时向相关单位通报有关情况。(相关外部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4)。6.1.3扩大应急扩大应急是指车站管辖范围内出现拥挤踩踏事故。仅靠车站力量不足以处理,须协调外部救援力量或外部部门需要参加事故调查、处理。(1)安全部负责:组织旅客疏散到安全区;确定危险区域,用隔离带栏杆、警戒带将危险区和安全区隔离开,设立警戒标志;进行交通管制,开辟救援通道,确保社会救援力量及时开展救治工作。(2)站务部负责:在外部救援力量到达前进行紧急救治;创口出血者,用绷带或止血带压迫包扎止血;骨折者用妥善的方法将肢体固定,或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连同健肢一并绑起;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待救护车到场,协助护送伤院到医院。(3)综合办负责:联系外部救援力量;紧急发布当前事故情况。(相关外部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4)(4)其他部门负责: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开展救援工作。6.2响应程序发生事故后,为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应立即按照应急响应程序开展应急行动。(应急响应图见附件5)6.3预案启动(1)若判断事故类别和等级符合本专项应急预案的相应级别,则由现场总指挥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2)现场总指挥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负责救援指挥工作。7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7.1自有应急物资装备(详见附件6)7.2须向属地政府部门协调借用物资装备(1)铁马100个;(2)水马400个。8 附件1相关应急管理人员联系方式8 附件28 附件3广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快报表号:穗交安1表制表机关:广州市交通委员会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发生事故单位 天气情况事故类别死亡和失踪人数其中:死亡人数:人失踪人数:人受伤人数其中:重伤人数:人轻微伤人数:人估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事故简况交通工具及交通设施损毁情况事故抢险救援及初步原因分析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补充填写下列内容路况运行路线线路类别 资质等级 始发站(地) 车站等级 车牌号车型营运证号核定人(吨)数实载人(吨)数危险化学品名 驾驶员姓名从业资格证类别及证号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补充填写下列内容发生事故工程名称 事故部位 工程分类及等级、建设类型 工程概况 死亡人员类型 受伤人员类型 建设业主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8 附件4相关外部单位联络表单位名称联系电话交通报警122医院急救120火灾报警119治安报警110市交委应急办电话:86010100传真:86010020市交委安监处38180183天河区安全监管局85108353天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87262220、87262736东站铁路派出所61346388天河公安分局东站广场派出所87552537天河公安分局林和街派出所38810980东站管委会87557305天河区供电局87250787、87258773市应急办83123401-11- 附件5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发现事故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人员疏散现场监测通过即时通讯向上级进行事故报告事故发生是是信息反馈否否判断响应级别事态控制救援行动应急启动信息报送应急队伍准备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扩大应急申请增援总结评审清理现场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接警-11- 附件6应急装备一览表资源类型应急资源详细资料名称所属单位存储地址数量备注通讯对讲机各部门各部门37个广播站务部候车室1套电子显示屏综合办售票厅、候车室、通道18块警戒围蔽围蔽绳安全部安全部120米铁马安全部站场/候车室/仓库250个雪糕桶安全部车站范围内40个安全帽安全部安检组10个红袖章安全部安全部30个交通运输公务车综合办停车场2台应急运力营运部营运部联系/应急照明应急灯安全部站场/办公楼47个手电筒安全部安全部14个应急电力发电机综合办发电房1组UPS综合办监控室/主机室3套急救物品药箱站务部现场办公室1个轮椅站务部1楼服务台/候车室2张救护室站务部现场办公室1个其他监控系统各部门监控室3套手持安检设备安全部站场指挥组5个手写车票站务部一楼票房100本-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