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学案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学案

ID:16375548

大小:12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9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学案_第1页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学案_第2页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学案_第3页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学案_第4页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老师用)主备人:万济宇课标要求: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以及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改革;(2)通过“卓有成效”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3)通过“雷厉风行移风易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4)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2、联系所学知识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学习先进、迎头赶上的精神以及要勇于面对困难、正视问题、找出办法、想出对策的意识。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教学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说明: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的阅读并完成自主学案的填写,提出自己的疑惑2.认真阅读探究案,展示级学生可以自我思考,完成自主学案的填写并完成基础练习;学生要认真地查阅资料和阅读材料,以便课堂探究时指导本组学生去展示探究

3、答案,完成所有练习。一、改革前期:推行新制【特点】: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建立新制,取代旧制(目的)【措施】:一、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1、原因:2、内容:a、b、c、3、影响:二、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1、原因:2、目的:3、内容:4、性质:5、作用:a、11b、c、d、注意:北魏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促进民族融合,历史影响深远。它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实质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三、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体制1、目的:2、内容:a、组织:b、职能:3、影响:a、b、c、四、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1

4、、目的:3、含义:3、作用:a、b、二、改革后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特点】:孝文帝亲自主持【措施】:一、设巧计迁都洛阳1、原因:1)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a、政治:b、经济:c、军事:d、地理位置:2)新都洛阳适应统治需要:a、政治:b、经济:c、军事:d、地理位置:2、策略:1)原因:2)实施:3、作用:二、移风易俗1、重点:2、主要措施:113、影响1)2)3)教学内容:一)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1、重点: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2、措施:(1)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原因: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北魏官吏旧无俸禄,

5、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孝文帝以前,北魏没有俸禄,故官吏贪污、经商盛行,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规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供百官之禄。即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以后官吏贪污超

6、过一匹绢就要处死。颁俸禄这一年,因贪赃而处死的地方官达四十多人。其中一个叫李洪之,由于是献文帝的舅舅,孝文帝亲自审讯赐死。作用:使吏治有了好转。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2)推行均田制:原因: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

7、,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主要规定:①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②男子授桑田20

8、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受田以后,百姓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