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16566235

大小:77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22

【地理】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地理】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地理】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地理】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地理】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然区域的典型标志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2.下列因子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的是①平坦的地形②勤劳的人民 ③肥沃的土壤 ④宽广的道路 ⑤充足的水源 ⑥适宜的气温 ⑦良好的习惯 ⑧精细的耕作⑨充分的日照 ⑩美丽的村庄A.①②⑤⑧⑩  B.①②③⑧⑨  C.①③⑤⑥⑨  D.③⑤⑥⑦⑧3.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布局在A.环境质量优越地区B.矿产资源丰富地区C

2、.人口资源充足地区      D.劳动力低廉地区下图阴影部分是“我国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完成4~6题4.该地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5.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水资源B.生物资源C.石油资源D.煤炭资源6.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B.蓄水拦沙、滞洪蓄水C.绿化美化、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下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7~8题7.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

3、800毫米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D.①线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8.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12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下表是我国某地1960~1975年有关数据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9~10题项目1966年1975年耕地面积(万亩)6065森林草地面积(%)1810气温年较差(℃)3235年降水量(mm)450380水土流失范围小大粮食平均亩产(Kg)160145人口(

4、万)30349.从表中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B.年降水量减少,导致酸雨减少C.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扩大D.土壤污染严重10.今后该地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11.若图中的a、b、c分别代表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B.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5、,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D.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读下图,完成12~13题12.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12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13.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A.煤炭  B.机械产品C.棉花 D .粮食读右某小岛归属权益图,回14~15题14.下列关于某小岛的归属权说法错误的是A.在a区域完全属于主权国家所有[B.在b区域其它国家享有无害自由通过权C.在b区域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是锰结核D.

6、根据国际法规定小岛的归属权遵循先占原则15.许多国家争夺一些小岛的根本原因是A.争夺小岛的土地资源B.争夺小岛的淡水资源C.争夺小岛的矿产资源D.争夺小岛的周围海域的归属权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左)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右)。读图,回答16~17题121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1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右图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回答18~19题

7、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I阶段II阶段III阶段18.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19.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B.技术C.交通运输D.原料20.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B.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C.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

8、雨技术,增加降水量21.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