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16777617

大小:10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4

【语文】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语文】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语文】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语文】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语文】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I卷(共3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赍发jī朔风shuò违背wěi命途多舛chuǎnB.祈祷qí憎恶zèng俨然yǎn屡见不鲜xiānC.擂鼓léi欺侮wǔ熟稔rěn靡靡之音mǐD.丧钟sāng暂时zhàn干涸hé东南一隅yú2、下列各组中字型全正确的一组是()A轻飏熹微盘桓有酒盈尊B瓯越懿范冈峦云消雨霁C险衅祚薄舂粮生当殒首D央凂庇佑彤云纷纷扬扬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能防止蚜虫_____农作

2、物。②急剧的时代____引起人们的心理失衡,是当今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体验到的生存现实。③冯老师的“码根码”汉字输入软件已进入电脑市场,这使他的生活____也有所改善。A.侵害变迁境况B.侵犯变革境况C.侵犯变迁境遇D.侵害变革境遇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找到“H7N9”的发病原因,国务院责成卫生部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B、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C、目前短消息发送特别活跃,发送的信息

3、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D、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要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必须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代表作是《逍遥游》。B.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有五言律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C.施耐庵,元

4、末明初人,所著《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朝廷官员纷纷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林冲就是典型人物。D.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时骈文的全盛时期。语言上有三方面特点:“二四”为主、两两相对、用典和藻饰。6、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A.悦亲戚之情话B.园日涉以成趣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D.眄庭柯以怡颜7、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9A.而莫之夭阏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C.彼且恶乎待哉?D.而刘夙婴疾病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现象

5、的一项是()A.景翳翳以将入B.此小大之辩也C.置杯焉则胶D.夙遭闵凶二、(6分,每小题2分)中秋的中国含义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网路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

6、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

7、”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思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

8、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俗,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