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36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36

ID:16587916

大小:20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3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36_第1页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36_第2页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36_第3页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36_第4页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36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3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嘉兴一中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考试(夺冠卷)2013.5.30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2.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A.政治权力按血缘关系分配B.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周天子开始加强中央集权D.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13.商鞅曾建议“去无用,止浮学事淫之民,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而民力可抟也”。其中“浮学事淫之民”指的是A.不学无术,触犯刑罚者B.工商业经营者C.手工业经营

2、者D.不能为国征战者14.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15.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几位思想家的观点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②

3、“慎思明辨,格物致知”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下列选项中对这些观点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16.右图所示的是明清时代北方地区常见民居。其建筑风格突出体现了A.民族融合的历史特征B.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C.专制封闭的生活方式D.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17.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说:“若使地球未辟,泰西不来,虽后此千年率由不变可也。”他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A.阐述历史进化的必然性           B.论证维新图强的必要性

4、C.说明中华文明的停滞性           D.批驳革命共和的荒谬性18.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A.开始全面抗战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

5、本扩大侵华作抗战准备19.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520.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

6、制造机器21.有人指出:以一字概括20世纪的世界发展历程,那就是“新”字,许多运动或设计都带有首创性,如20年代的苏俄新经济政策、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90年代的中国南方谈话等等都对本国或世界具有划时代的新意义。据此下列最符合这一归类标准的有①《五国条约》②煤钢共同体③关贸总协定④新经济体制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2.丘吉尔在1919年的一次演讲中说:“人类的两个强大的支脉,斯拉夫人和条顿人(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在目前都陷于最深的灾难之中。一个曾是我们战时的敌人,一个曾是我们的

7、朋友,……如果他们走到一起,那是绝对不可取的。”下列条约的签订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预言的是A.《布列斯特和约》B.《慕尼黑协定》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D.《反共产国际协定》2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与该诗是同一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是A.《向日葵》B.《格尔尼卡》C.《自由引导人民》D.《伏尔加河的纤夫》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38.(26分)人类社会秩序是靠法律维系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马法恰好是

8、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摘编自李雅书杨共乐《古代罗马史》5材料二英国“宪政”是由许多先例、律令和司法案例组成的不定型体,其中“习惯”起决定作用。英国宪法有些部分写成文字(如历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