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民版_2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民版_2

ID:16674582

大小:6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3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民版_2_第1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民版_2_第2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民版_2_第3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民版_2_第4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民版_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民版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过关检测(十五)(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浙江六校高三联考)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B.智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解析:选D。材料表明:古希腊人对神十分敬畏与崇拜,智者学派对神的存在提出怀疑,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智者的言论完全从

2、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不符合材料意思,故A项错误;主张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观点,故B项错误;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西方人文思想的源头,没有体现进化论思想,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对神的存在提出怀疑,体现否认绝对权威,“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强调人类的理性,故D项正确。2.(2016·福建宁德质检)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C.“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这句话,可知苏格拉底的观点为重视知行合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不能体现该观点,故A项错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能够体现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故B项正确;“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不能体现“知行合一”的观点,故C项错误;“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不能体现“知行合一”的观点,故D项错误。3.(2016·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下图中教学形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   

4、     B.政治制度C.思想认识   D.社会环境解析:选D。孔子强调尊卑、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而苏格拉底强调平等的对话,故展示出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是因为他们的社会环境不同,选择D项符合题意。4.(2016·安徽淮北模拟)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

5、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D.文艺复兴 汉代儒学5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希腊罗马作家”“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可知符合文艺复兴的特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上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中国8世纪之后是唐宋时期,正是理学兴起和发展的时期,故B项正确;从材料信息“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可以排除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C项宗教改革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汉代儒学与时间“8世纪”不符,排除。5.(2016·乌鲁木齐高三诊断性测

6、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体现“离异”和“回归”特点的作品是(  )A.《九十五条论纲》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社会契约论》D.《十日谈》解析:选D。材料中批判中世纪的黑暗和从古希腊、罗马寻求人文主义精神,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和教会罪行的文件,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故A项错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于1687年发表的关于经典力学的著作,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故B

7、项错误;《社会契约论》是启蒙运动时期卢梭的代表作,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故C项错误;《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代表作,故D项正确。6.(2016·山东日照模拟)FrancescoPetrarca是西方著名学者、诗人。他说:“我要问:对飞禽、走兽、鱼蛇的特性知道的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我们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段话体现的是(  )A.人文主义者对人性的思考B.宗教改革家对信仰自由的标榜C.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阐释D.达尔文主义者对生物进化的探索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这到底

8、有什么好处”可知该学者主要是强调对人性进行思考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宗教改革中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