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

【生物】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

ID:16676748

大小:167.2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23

上传者:Mosquito
【生物】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_第1页
【生物】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_第2页
【生物】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_第3页
【生物】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_第4页
【生物】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共30分,1-15题各2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2.下列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关系的图解中,正确的是(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O2B.H2O、Na+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③为细胞内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④为淋巴B.血红蛋白存在于②中C.①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②→④过程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17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恒定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的形成有许多器官、系统参与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8.如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a→b→c→d→eB.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e→d→c→b→aC.刺激b点后,a与e均能测到动作电位D.e是神经纤维的轴突9.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入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D.无感觉但能运动 10.赛场上竞赛运动员听到拉拉队的“加油”声会跑得更快,这一神经调节的过程是(  )A.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效应器B.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C.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效应器D.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小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11.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相对应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A.大脑、小脑、脑干B.大脑、脑干、脊髓C.小脑、脑干、大脑D.大脑、小脑、脊髓 17 12.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效应器,②是感受器B.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度大于c处D.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13.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凋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14.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15.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7 16.(10分)(2014秋•成都期中)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③④合称      ,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2)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图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      (填标号).(4)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5)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图中的      部位(填标号).17.(10分)(2015秋•天水校级期中)图甲、乙分别是一个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放大模式图.请回答问题:(1)图乙所示结构分布于图甲中的部位      ,结构①的名称是      ,其中含有      (如乙酰胆碱).③的名称是      ,②③之间的物质属于      .(2)图甲中,D和E的名称分别是      、      .17 (3)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在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的形式传导.在A、B、C三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用字母和“→”表示).(4)取手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      的控制.  17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1-15题各2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解答】解:A、消化道不是体液,A错误;B、血液不属于体液,B错误;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组成体液,C正确;D、血浆、组织液、淋巴是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对应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关系的图解中,正确的是(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解答】解:人体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再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7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O2B.H2O、Na+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保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CO2、O2,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H2O、Na+,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C6H12O6、尿素,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血红蛋白、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细胞外,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③为细胞内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④为淋巴B.血红蛋白存在于②中C.①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②→④过程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血浆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④是淋巴,A正确;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B错误;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即①中蛋白质多于②,C正确;17 D、②→④过程受阻,使组织液积累,会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掌握各体液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体液的名称.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解答】解: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还包括脑脊液等,A错误;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错误;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17 (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A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和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B正确;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C正确;D、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恒定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的形成有许多器官、系统参与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器官、系统参与,C正确;17 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A.【点评】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如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a→b→c→d→eB.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e→d→c→b→aC.刺激b点后,a与e均能测到动作电位D.e是神经纤维的轴突【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e→d→c→b→a,A错误;B、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e→d→c→b→a,B正确;C、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b点,e点测不到动作电位,C错误;D、e是神经元的树突,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9.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入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D.无感觉但能运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本题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点:17 (1)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和出)神经:传递兴奋的结构.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解答】解:A、感受器的生理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A错误;B、感受器的生理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B正确;C、感觉是大脑皮层感受到,收缩反应有效应器表现出反应,C错误;D、运动所有效应器表现出来的反应,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10.赛场上竞赛运动员听到拉拉队的“加油”声会跑得更快,这一神经调节的过程是(  )A.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效应器B.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C.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效应器D.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小脑→传出神经→效应器【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解答】解: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所以“加油”声通过感受器,经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处理,再经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表现为跑得更快,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生活中的事例为背景考查神经调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相对应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17 A.大脑、小脑、脑干B.大脑、脑干、脊髓C.小脑、脑干、大脑D.大脑、小脑、脊髓【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有呼吸中枢.【解答】解:(1)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2)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3)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正确区分脑的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受损时的症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效应器,②是感受器B.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度大于c处D.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神经节位置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①→a→c→②和①→a→b→c→②.【解答】解:A、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A错误;B、兴奋能从a处传导到b处,所以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B正确;C、由图可知,图中有3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纤维a上传导速度大于突触c处,C正确;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D正确.故选:A.17 【点评】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解题的关键是反射弧结构的判断. 13.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凋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所以,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正确;B、激素③由图中可知,能作用于c和a,B正确;C、激素③水平低,反馈作用弱,激素①分泌增多,C错误;D、幼年时,②促甲状腺激素,③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呆小症,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D正确.本题选:C.【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解题关键是能读懂图形,区分出a、b、c代表的内分泌腺以及①、②、③代表的激素. 14.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有关知识.17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解答】解:人体进食后,因为糖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呈升高趋势,此时,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降低血糖;同时胰岛素会抑制胰岛A细胞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含量有所减少,以维持血糖的平衡,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人体血糖平衡的两种重要激素,相互拮抗,在准确理解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基础上,解答本题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15.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解答】解:A、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正确;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B正确;C、促甲状腺激素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D、下丘脑和垂体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下丘脑活动增强,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故选:D.17 【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含量的调节控制,同时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10分)(2014秋•成都期中)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③④合称 细胞外液 ,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细胞外液 .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蛋白质和无机盐 的含量有关.(2)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②③ .(填标号)(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自由扩散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12 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三 阶段.图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 ② (填标号).(4)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5)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图中的 ②④ 部位(填标号).【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毛细血管动脉端,B为毛细血管静脉端;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⑤为毛细血管壁,②③④构成内环境.【解答】解:(1)图中②③④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合称细胞外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又称内环境.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2)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所以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17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即12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血浆.(4)一般情况下,②血浆与③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5)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和淋巴中.故答案为:(1)细胞外液细胞外液蛋白质和无机盐(2)②③.(3)自由扩散12三②(4)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5)②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识图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17.(10分)(2015秋•天水校级期中)图甲、乙分别是一个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放大模式图.请回答问题:(1)图乙所示结构分布于图甲中的部位 D ,结构①的名称是 突触小泡 ,其中含有 神经递质 (如乙酰胆碱).③的名称是 突触后膜 ,②③之间的物质属于 细胞外液(组织液) .(2)图甲中,D和E的名称分别是 神经中枢 、 效应器 .(3)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在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的形式传导.在A、B、C三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B→C (用字母和“→”表示).17 (4)取手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 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 的控制.【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反射的过程.【分析】图甲中A表示传入神经元,B表示中间神经元,C表示传出神经元,D表示神经中枢,E表示效应器.图乙所示结构是突触,分布于图甲中的D神经中枢中,①突触小泡中含有作为信号的化学物质是神经递质.经过②突触前膜由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③突触后膜.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电信号)形式传导的.【解答】解:(1)图乙所示结构突触分布于图甲中的部位D神经中枢中,结构①的名称是突触小泡,其中含有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③的名称是突触后膜,②③之间的物质属于细胞外液(组织液).(2)图甲中,D和E的名称分别是神经中枢、效应器.(3)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在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在A、B、C三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传入神经元→B中间神经元→C传出神经元.(4)取手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故答案为:(1)D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后膜细胞外液(组织液)(2)神经中枢效应器(3)局部电流(神经冲动)A→B→C(4)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