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

ID:16926784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6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_第1页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_第2页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_第3页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_第4页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富田中学高中部德育处:朱书伟(13975982887)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学生的“逆反心里”。我们常会发现个别学生就是“不听教育”,常与教育者“对着干”、或采取极端行为搞“恶作剧”,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聪明”的行为,往往称之为“逆反心理”,即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学生尤其在“学困生”中较普遍,他们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甚至与老师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我们先看下面四个案

2、例:案例一:学校开展禁止学生上课玩手机活动,女同学顾某在上课时玩手机,被班主任发现了,便进入教室收缴,顾某不肯,班主任为了不影响科任教师上课,便把顾某叫进办公房教育,手机在顾某身上就是不肯交,班主任没办法就强制收缴,她大叫,说老师调戏她,班主任非常尴尬。案例二:某班上课纪律不太好,总有几位同学爱讲小话、移动座位,科任教师在课后议论该班纪律,班主任在班上笼统的强调了几次,但没有达到目的,一次双休日放假时,全班留下整顿,推迟一个小时放假,结果大部分同学责怪老师处事不公,让我们这些遵规守纪的同学跟着受罪,然后该班主任的威信逐渐下降。案例三:杨某上课时睡觉

3、,科任老师第二次提醒他时,杨某说“我不听课你又怎么样”,老师暴跳如雷,给了杨某一个下马威,杨某在同学面前失了面子,特别是无法面对所谓的“女朋友”,结果杨某为挽回自己的面子和“本事”,经常和老师对抗。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

4、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案例四:付某是位舞蹈特长女生,有恋爱、玩手机、迟到、旷课、睡觉、上课爱上厕所等不良现象,班主任担心出事,怕家长来校责究责任,凡事就告诉家长或通知家长来校,家长非常为难,而付某给班主任一条短信是:“你除了向家长告状还有其它本事吗?”不可否认,教师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一个教师是想故意跟学生过不去。这些教师,往往是学校里勤奋认真的责任心强的教师,他们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严格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无意中侵犯了学生的自主权,

5、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极为恼火,产生抵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生与教师沟通困难,甚至导致学生拒绝教师的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很多,除了类似上述案例中的简单化处理能够导致以外,教师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教师处理学生问题凭个人意愿,对学校或班级的管理环境不适应等都是使学生包括“学困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那么,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作为班主任应如何正确对待呢?一、正确分析,找出实质性的原因从上述案例来看,学生的逆反心理来自教师不恰当的“尊严”。应该说,这样的逆反心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应予以理解,而

6、解决由教师自身引发的逆反心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消除教师不当的心态就可以了。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然而,许多教师会在实际工

7、作中发现,更多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无不当,可学生也有不少的逆反心理表现。这时,我们的教师往往更为无所适从:是强行压制,还是慢慢引导?怎样引导?这就需要教师们具有更加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遇事善变经验了。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中学生随着身体快速成长,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性格,对外部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因而不愿意再被动地完全地接受别人的教导。从这方面来说,他们的逆反心理是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的表现,有其积极的意义。所以,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采取简单的压制手段,而应加以正确引导。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逆反心理毕竟是

8、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中学生基于这种心理而产生的对“权威”的抵抗,经常是非理性的,往往也是不正确的,如果他们的逆反心理过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