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

ID:17381661

大小:6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30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_第1页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_第2页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_第3页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_第4页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2)自主探究[主干知识]一、氨1.物理性质:氨是____色、有_______气味的气体;易________,液氨可作制冷剂;______溶于水(1:700)。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氨溶于水,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水合氨为一元弱碱,在溶液中可部分电离,因此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_____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②与酸反应: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试写出氨与盐酸、

2、硫酸、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铵盐的特性1.铵盐都易溶于水。2.铵盐受热易分解:写出氯化铵、碳酸氢铵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实验室中一般运用铵盐与碱反应来制取氨气。该反应也可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在铵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固体+固体气体,制气装置与实验室制取O2装置相同。3.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氨的管口常堵一团棉花,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干燥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击思维]1.实验室中可用

4、氨气作喷泉实验,在该实验中,从胶头滴管挤入少量水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此后会有大量水喷入烧瓶?喷泉呈红色说明了什么?2.在夏天,人们被蚊虫叮咬,常会出现皮肤红肿,又痛又痒,这主要是因为蚊虫在人体中注入了甲酸(HCOOH)。人们可以在皮肤上涂上稀氨水来消除红肿,减少痛痒。已知甲酸为有机弱酸,电离生成HCOO-和H+,试写出甲酸与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3.很多副食品加工厂常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铵,则食品烘烤时可产生很多微孔,是食品变得酥脆可口。试写出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

5、__________,这是利用了铵盐__________的性质。4.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能否用浓硫酸干燥氨气?为什么?规律方法典型例题分析1.下列装置中,烧杯中充满干燥的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瓶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a(干燥气体)b(液体)ANO2水BCO24mol·L-1NaOH溶液规律方法总结1.形成喷泉实验的条件:气体易溶于胶头滴管内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形成喷泉。因此,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SO2

6、可用水来作喷泉实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O2、Cl2、H2SCCl2饱和食盐水DNH31mol·L-1盐酸思维分析:A中NO2易溶于水,且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和NO,能产生喷泉现象,但不能充满整个烧瓶;B中CO2为酸性气体,易溶于碱液,可形成喷泉;C中Cl2能溶于水,但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喷泉;D中NH3易溶于水,更易溶于盐酸,可产生喷泉。解:正确答案为B、D。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作干燥剂。(3)用图1装

7、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思维分析: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喷泉实验,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又注重了思维能力的考查。在(4)中,打开止水夹时,由于在导气管中存有空气,而氨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氨气难以与水接触,不能形成喷泉。要形成喷泉,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把导气管中的空气吸入烧瓶或者排出,使氨气与水接触即可形成喷泉。解:(1)Ca(OH)2+2NH4

8、ClCaCl2+2NH3↑+2H2O(2)向下排空气碱石灰(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