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入正理论集解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

ID:17385838

大小:49.28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8-30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_第1页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_第2页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_第3页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_第4页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因明入正理论集解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自序  万历乙酉仲秋。余与董玄宰。侍紫柏大师于金陵之摄山中。日相与纵谈无生。且谓枯坐默照为邪禅。非深泛教海不可。一日于素庵法师阁上。得一小梵册。有喜色。手授余二人曰。若欲深泛教海。则此其舟航维楫乎。观之则因明入正理论也。余二人茫不知所谓。素庵之嗣幻斋。自言昔尝讲演。师令为余二人解说。迄不能明。玄宰蹙頞弃去。余手录一纸。略为科判。藏之巾笥。岁暮计偕入都门。偕于中甫。访密藏禅师于僧舍。见几上有书。漫开视。乃解此论者。问之知为幻居法师笔。因嘱中甫。为录一本。暇时读之。虽晢于幻斋。而汶汶犹故也。自后每逢讲肆。必首叩此论。佥曰。

2、此论自奘师以来。称最奥难晓。况古疏钞亡失。讲下又无传派。今欲臆决良难。余遂不复。措意久矣。己酉夏。余在南曹。于同年。何矩所斋中见师子窝澄法师解。似又晢于幻居。而义滋浅狭。意颇少之。壬子夏。蕴璞法师结制余拙隐园中。出此论解。见示。余伏枕无所用心。因得从容读之。开卷了然。具有定见。非余揣摩依傍者比也。至以龙树论与清凉永明所引因明疏钞语。参互考订。则所抵牾亦复有之。于是昼而考夜而思。研究不辍。寝食俱忘。如坐暗室。久而渐明。今则了了尽见室中诸物。乃至针缕亦无所眩矣。因采集诸论有关者。及三家注疏之合者。重为解释一过。始于五月十一日。成于是月二十日。呜呼此论不过立破之规矩耳。非有微

3、言奥义待悟而明者也。况古疏钞虽不可考见。而颇散见于诸处。收合余烬。犹足发明。况其间一字一句具有来历。亦散见诸论中。何至以臆决哉。学此论者。非失传之患。患不深思博究耳。余以措大。白首逃禅。况今久病。其于此论。如管窥天而蠡测海。岂敢自谓能深思博究。所为谆谆若此者。正自量无能。而重有望于诸师。不安于其所已至。而益勉其所未至也。中所引用。成说为多。故名集解。表非己见。间有指他非。以明己是者。盖有不得已焉。众言淆乱。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因明入正理论集解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自序  万历乙酉仲秋。余与董玄宰。侍紫柏大师于金陵之摄山中。日相与纵谈无生。且谓枯坐默照为邪禅。非深泛教海不可。一

4、日于素庵法师阁上。得一小梵册。有喜色。手授余二人曰。若欲深泛教海。则此其舟航维楫乎。观之则因明入正理论也。余二人茫不知所谓。素庵之嗣幻斋。自言昔尝讲演。师令为余二人解说。迄不能明。玄宰蹙頞弃去。余手录一纸。略为科判。藏之巾笥。岁暮计偕入都门。偕于中甫。访密藏禅师于僧舍。见几上有书。漫开视。乃解此论者。问之知为幻居法师笔。因嘱中甫。为录一本。暇时读之。虽晢于幻斋。而汶汶犹故也。自后每逢讲肆。必首叩此论。佥曰。此论自奘师以来。称最奥难晓。况古疏钞亡失。讲下又无传派。今欲臆决良难。余遂不复。措意久矣。己酉夏。余在南曹。于同年。何矩所斋中见师子窝澄法师解。似又晢于幻居。而义滋浅

5、狭。意颇少之。壬子夏。蕴璞法师结制余拙隐园中。出此论解。见示。余伏枕无所用心。因得从容读之。开卷了然。具有定见。非余揣摩依傍者比也。至以龙树论与清凉永明所引因明疏钞语。参互考订。则所抵牾亦复有之。于是昼而考夜而思。研究不辍。寝食俱忘。如坐暗室。久而渐明。今则了了尽见室中诸物。乃至针缕亦无所眩矣。因采集诸论有关者。及三家注疏之合者。重为解释一过。始于五月十一日。成于是月二十日。呜呼此论不过立破之规矩耳。非有微言奥义待悟而明者也。况古疏钞虽不可考见。而颇散见于诸处。收合余烬。犹足发明。况其间一字一句具有来历。亦散见诸论中。何至以臆决哉。学此论者。非失传之患。患不深思博究耳。

6、余以措大。白首逃禅。况今久病。其于此论。如管窥天而蠡测海。岂敢自谓能深思博究。所为谆谆若此者。正自量无能。而重有望于诸师。不安于其所已至。而益勉其所未至也。中所引用。成说为多。故名集解。表非己见。间有指他非。以明己是者。盖有不得已焉。众言淆乱。学者伥伥焉。眩于所从。如见迷途者。方从人问津。而初告者。又非是忍不明言。其非是导之正途。乃坐视其迷耶。昔奘师之未至西天也。文殊警止戒贤之自裁。以待其至。其未还也。复警之使速还。可见此方与此一宗。有大因缘。晦而复明。绝而复续。正在今日。吾辈不可不强自力。凡预此宗者。皆他日龙华一会之人。非则相与共斥之。是则相与共遵之。无分尔我。无较短

7、长。而又不可以大家打哄。护痛惜情。为无尔我短长。不然且有自误误人之咎。三涂恶报且不能免。况可作见慈氏之羔雉乎。此语不真。此舌当拔。  万历四十年岁次壬子夏至前一日念西居士王肯堂力疾书  No.857  因明入正理论  金坛 王肯堂 集释  △科文分四。初释题。  因明者。地持论云。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云何五明处。谓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详具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闻所成地。其解因明处云。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所建立法。名观察义。能随顺法。名诸所有事。诸所有事。即是因明。为因照明观察义故。又说此中略有七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