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入正理论续疏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

ID:42593613

大小:5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8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_第1页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_第2页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_第3页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_第4页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因明入正理论续疏  因明入正理论疏下  正等寺沙门 慧沼 续  能立法不成者至犹如极微。  述曰。下别释中。初同。后异。同中有二。初别解五。后总结成。初别解五即为五段。由第二相。正显于因。顺成所立。故先明之。所立随因。故次后辨。解初不成有二。初牒前举后。约计释成。此即初也。能立法不成者牒前。余者举体。犹如极微。正举能立不成体。举宗因者。显喻过故。如声论师对于胜论。立声是常宗。两俱许声体无质碍。以胜论师声是德句。德句无碍。声论虽无德句。然以其声隔障等闻。故知无碍。若据合显。亦是因过。以心心所。为因同法。无碍因转。前已明因

2、。今辨喻过。故不言因。  然彼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  述曰。此下释不成中有二。初明所立有。后辨能立无。此初也。以声胜论。俱计极微体常住故。准释能立无。此处应言。以诸极微常住性故。以互意存影显。故略无也。  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  述曰。此释能立无。此声胜论。计微质碍。故无能立。问因为成宗。因有两俱随一等过。喻亦成宗。何故名能立不成。不明余耶。答因亲成宗。故有四过。喻是助成。故无四过。又解。因是初相。据初辨四。显第二相亦有四种。彼开此合。义实相似。以喻唯因亦有四种。一两俱不成。即论说是随一不成。彼声论师。

3、对萨婆多。立声常宗。无质碍因。举喻如业。佛法不许。即是随一。虽俱所立无。且辨能随一犹豫不成。准理有二。一宗。二因。前已具显。今喻亦二。于中绮互。或因犹豫非喻能立。或喻能立非因犹豫。或俱犹豫。或俱不犹豫。前三是过。第四非过。且因犹豫非喻能立者。如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烟为雾。即立彼处定应有火。以现烟故。如厨舍等处。或指如余。疑或同喻。举一例余。即可思准。问因是宗法。有法犹豫。因可成过。如厨等喻。立敌俱决知定是烟。何成犹豫。答举喻成因。又解。因有三相。二喻即因。既第二相。何非犹豫。因既致惑。喻成不决。故亦成过。  能立所依

4、不成者。不同于因。有第二三相。无宗有法。但?初相。此所依无。能立亦无。然亦得名无能立所依不成。如数论师。对佛弟子。立思受用诸法宗。以是神我故。如眼等根。若言假我。因喻无过。今言以是神我故因。佛法不许。故随一无。此因既无。故喻无依。此约依因。或喻所依无。名所依不成。且约依因。如下更解。然有说言。若所依无。即无俱不成。此未必尔。如清辨师。立声是空。以所作性故。如空华等。此所作性。依俗两有。空华并无。虽有所立。可非能立所依不成。又有云。谓所立既成。必有所依。故无第四不成之过。今谓不尔。为依于彼所立之宗。为喻依上所立无常。若依

5、所立因喻相似。喻依因不依。故知不可。若依喻上所立无常者。是非喻依。依极微故。亦复不可。又纵有所立。不立第四过。或若所立无。第四岂不立。设双依彼有法及法。如俱不成。岂无此过。若言即依因。如阙宗因。岂无此过。问若喻上能立。不依所立。能立依何。答二解。一云。以依因故。因无依无。问若因无依。喻是何过。答若因依无。即不成因。因体非有。即是喻中所依不成。问若言因无依故。即因不成。故喻能立亦无。所依不成者。即无无宗有因喻等诸缺灭句。若言无能别故。为无宗者。岂无所别。不无宗耶。若言无所别即宗因无者。因有三相。彼但无初。后二相有。何不名

6、因。若言过故不名因者。即十四因总名不成。皆有过故。何须别说。然准道理。言因之时。唯取初相。有法无故。阙无初相。即是无因。此即应言无有法宗。因亦不成。言无宗有因者。约无能别宗。亦复无妨。问喻上能立。何不依宗有法。而依因耶。答以隔因故。问若隔因故。应不成宗。答助因有力。故说成宗。问喻既依因。举彼瓶等。欲何所用。答所依有二。一自体依。二所助依。瓶自体依。因所助依。一云。尽理而言。准论但约自体辨依。据两俱随一。但望喻依。不可说言。无碍因上。两俱随一。不许无碍。但于喻依许不许故。此说为善。顺论又故。问何以得知有此四过。答准因可有

7、。喻既助因。因既无已。喻何所助。如因成宗。有法无故。因何所成。故并为过。此中细准有自他共全分一分有体无体。恐繁且止。  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  述曰。解所立不成有二。初牒前举体。后约计释成。此初也。牒前总列宗因同前。但别举喻。谓说如觉觉者。即心心法之总名也。  然一初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  述曰。下释成。初能立有。后所立无。此初也。以心心法皆无碍故。文准于前。  所成立法常住性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  述曰。释所立无。喻上常住。实非所立。即同于彼。所立能立。二种法者。即是其喻。从所同为名。故名所立。准前能立亦有四种。即

8、文所辨两俱不成。若举方时。对大乘立随一不成。外道立常而无质碍。佛法无常亦同无碍。法上假故。  犹豫所立不成者。犹豫亦二。绮互亦四。准前能立。如大乘人。对萨婆多。立预流等。定有大乘种姓。然不定知此预流等。有大乘姓不。故怀犹豫。因云。有性摄故。如余有情。亦怀犹豫。不知定有大乘姓不。此俱犹豫。余者类思。所依不成者。且约依宗为喻所依。如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