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ID:17398551

大小:1.4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8-30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_第1页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_第2页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_第3页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_第4页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2007.91.概念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无创是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害的方法,经皮肤或黏膜等途径间接取得有关资料。有创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到心脏或血管腔内,利用各种监测装置直接测定各种生理参数。2.基本装置(1)      测压导管:常用的有周围动脉测压管,如留置针——可测ABP:深静脉置管——可测CVP:漂浮导管、PICCO等(2)      测压导管:为特制管道,越短越好,较硬(3)      冲洗装置:肝素盐水(1u/ml)、压力袋(保持在300mmHg)(4)

2、      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床边监护仪:接收电子信号并将压力波形和数值显示在示波屏上(需要模块及导线)3监测准确性的保证1.(1)      换能器的位置:将水气交接处(通大气的三通)置于右心房水平(腋中线第4肋间),以抵消监测管道带来的压力改变。当病人体位抬高时,换能器位置应从零点水平抬高(2)      换能器调零:关闭病人侧三通,将换能器通大气,按监护仪上的自动调零键,然后转通三通,使与大气隔绝(3)      影响波形传输的常见因素:管道堵塞、血栓形成、管道中有血或气泡、管道扭曲、管道太

3、长、连接处太多、连接不紧密、换能器损坏(4)      监测管道及导管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测压管道,防止扭曲与移位2.保持管道密闭无血及气泡,推荐使用内置换能器系统。三通仅在归零及采血时打开3.每72h更换测压系统4.注意无菌操作,尽早拔除导管周围动脉置管——常用的动脉(1)桡动脉:为首选。因其位置表浅,有良好的平行血流灌注,易于护理、固定和观察,置前须做ALLEN’s试验(操作者先用两手压迫病人的桡动脉和尺动脉,然后嘱病人手上抬,握拳放松6-7次后解除对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如首长在6s内由白变红,则试验

4、为阴性,可行穿刺:如超过7s,则谨慎穿刺:如15s禁止穿刺)(2)足背动脉:弹力纤维少,且血管顺应性差,因此所测收缩压比上肢高20mmHg,而舒张压比上肢低10mmHg动脉血压的波形及意义概念:     动脉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侧壁的压力,正常动脉压分收缩压及舒张压收缩相动脉压急骤上升到顶峰,然后血流经主动脉到周围动脉,压力波下降,主动脉瓣关闭产生一重脉切迹。重脉切迹后波形逐渐减弱至基线,最低点为舒张压——参考动脉血压波形图动脉收缩压(SBP)正常值为90-140mmHg,收缩期左心室内射出血液时的最

5、高压力,主要由心肌收缩力和心排量决定。舒张压(DBP)正常值为60-90mmHg,主要反映外周血管阻力,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脉压(SBP-DBP)正常值为30-40mmHg,由每搏输出量和血容量决定。平均动脉压[DBP+1/3(SBP-DBP)],为心动周期的平均血压,正常值为85-90mmHg,为脑肾灌注的重要指标异常动脉血压波形的意义1低血容量:脉压缩小及随呼吸波动的不稳基线,重脉切迹下移2主动脉瓣狭窄:收缩相延缓,重脉切迹不易辨认3主动脉关闭不全;收缩相上升,舒张相降低,重脉切迹消失4心律失常:明显的持续的压

6、力线消失5波形低平:管尖贴壁,部分堵塞,三通或换能器中有血或气,管路太软6数值过高或过低:换能器位置不正确7无数值:三通转向错误,压力范围选择不正确6动脉测压导管的护理(1)监测管道及导管护理常规(2)穿刺处血肿的预防:拔管后压迫5-15min,以弹性绷带包扎,使用肝素者停肝素2h拔管(3)发现管路中有血块时应用注射器抽出,不可注回(4)任何肢端出现灌注不良表现,如温度改变、有色斑等,应立即拔除穿刺管(5)无菌操作,尽早拔除导管,以防止局部感染和败血症的发生漂浮导管(Swan-Ganz) 血流动力学监测构造长约11

7、0cm、可弯曲的聚氯乙烯导管,可分3、4、5腔,不透光(1)顶端开口:测PAP(2)距离顶端30cm开口:当顶端位于肺动脉时此孔位于右心房,可测RAP、CVP,并由此注如冷NS(3)与尖端稍后的乳胶小气囊相通的开口:可充气约1-1.5ml(最好充CO2,易溶解易消散)膨胀使导管随血流漂至肺动脉,测PAWP(4)距离顶端4cm:藏一热敏电阻,能反映血温变化,其尾端与CO计相连,腔内利用热稀释法测定CO(5)距离顶端31cm:有一附加右房腔,供输液用准备:同有创测压导管选择:成人F678;儿童F45急救设备:静脉切开包

8、、抢救药物、除颤仪、吸氧装置术前准备:抗生素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导管用灭菌NS冲洗;做好抢救准备;连接ECG适应症:(1)      评估右心室功能(2)      区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肺水肿(3)      休克、严重创伤、呼衰、心衰(4)      心脏大血管手术(5)      控制性降压术(6)      指导心血管治疗并发症:(1)      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