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方法探讨.doc

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方法探讨.doc

ID:1747320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方法探讨.doc_第1页
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方法探讨.doc_第2页
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方法探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方法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方法探讨【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前、后的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及成功率。方法:68例不孕症患者,常规法34例,单纯仰卧位。改良法34例,仰卧及球管倾斜10°~15°23例,仰卧及球管倾斜10°~15°及左或右前斜卧位15°左右11例。结果: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改良后,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及成功率,改良后的方法(优等级)明显高于常规法,其二者P<0.05则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改变球管的倾斜角度及适当改变患者的体位,可以提高子宫输卵管不同部位的成像质量,子宫输卵管各部

2、展开显示及成功率明显高于改良前的方法。【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球管;体位;造影方法子宫输卵管造影是经子宫颈口注入造影剂,以显示子宫颈管、子宫腔及两侧输卵管的一种X线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子宫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输卵管是否通畅等病变,为下一步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为了提高患者的造影满意度,更有效地利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服务于临床,从2005年8月起,我们对造影技术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使造影拍片诊断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患

3、者,其中34例采用改良法检查,并随机抽取以常规法HSG34例进行对照。年龄21岁~35岁,原发不孕症23例,继发不孕症45例,不孕时间2a~8a。设备为东芝XTVDBA300A型800mA电视遥控X线机。造影导管为一次性使用子宫造影通水管。造影剂为优维显300,20ml/支。  1.2检查方法  选择患者月经干净后3d~7d内检查,术前做碘过敏试验阴性并确定阴道无感染,由妇产科医生将一次性使用子宫造影通水管放置于子宫腔内,向导管内注入气体或生理盐水约3ml~4ml,轻拉导管,确定气囊在子宫腔内不能拉

4、出,说明气囊导管已堵住宫颈口。然后由放射科医生用一次性30ml注射器抽吸10ml优维显300(留10ml造影剂备用),用头皮针将注射器连接导管的注液口,向导管内缓慢注入造影剂,观察输卵管充盈通畅情况并点片一张。如在缓慢推注过程中见盆腔内有少量的造影剂与输卵管重叠,或输卵管各段互相堆积未能展开时,则让患者左前斜或右前斜15°左右,或者将球管向足侧或头侧倾斜10°~15°,让输卵管各段充分显示清楚时再点片。如遇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未显影或显影不佳,增加注射速度或压力,使输卵管显影至伞端。如手感阻力较大,患者腹部

5、疼痛明显或见淋巴、静脉逆流时,停止注射。然后用2ml的注射器抽取子宫造影通水管内气体或液体1ml~2ml,再通过注液口在X线监视下推注约103ml造影剂,使宫腔内缩小的囊腔影缓慢外移至宫颈口,观察子宫腔充盈情况,由于子宫不同的位置,我们将球管向足侧或头侧倾斜10°~15°,或者让患者左前斜或右前斜15°左右,使子宫显影满意后即可点片一张。造影结束后约10min~15min左右再次点片,观察对比剂在盆腔的弥散情况。一般情况下共拍片4张。其中常规法患者仰卧位,造影过程患者不需改变体位,球管亦无需倾斜。仰卧+

6、球管向头侧倾斜14例,仰卧+球管向足侧倾斜9例,仰卧+球管向头侧倾斜+右前斜卧位3例,仰卧+球管向头侧倾斜+左前斜卧位2例,仰卧+球管向足侧倾斜+右前斜卧位4例,仰卧+球管向足侧倾斜+左前斜卧位2例。常规法患者仰卧位,造影过程患者不需改变体位,球管亦无需倾斜。  1.3评价标准  根据所摄片将HSG显影情况按显影质量分三级。优: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好,图像清晰,对比明显,细微结构如黏膜、小龛影等显示满意。弥散盆腔好,无对比剂外溢阴道;良: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较好,对比度尚好,宫腔、输卵管显示较清

7、晰,能满足诊断要求但细微结构显示略差,弥散盆腔较好,有部分对比剂外溢阴道;差: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不好,相互重叠,对比欠佳,显影较淡,细微结构显示不清,影响诊断;或对比剂大部分外溢阴道,造影失败。  2结果  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常规法、改良法对比分析(表1),并进行χ2统计学处理。表1常规法、改良法子宫输卵管照片质量等级对比例(略)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子宫、输卵管造影常规法和改良法的对比,子宫、输卵管各部展开显示及细微结构显示率,改良后的方法(优等级)明显高于常规法,其二者P<0.05,表

8、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成人正常的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姿势,前倾即子宫轴与阴道轴之间向前开放的角度(约90°),前屈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弯曲(约170°)[1]。子宫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子宫诸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及会阴中心腱等结构维持,这些结构松弛或受损会引起子宫位置的改变,尤其是继发不孕的患者更为明显。子宫位置异常分为:轻度异常(水平位和轻度后倾后屈)、重度异常(重度前倾前屈和重度后倾后屈,位居于45°~90°之间)、极度异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