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doc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doc

ID:17651589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4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doc_第1页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doc_第2页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doc_第3页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doc_第4页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摘要】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人及动物眼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糖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主要来源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也可见于角膜、房水、玻璃体及视网膜中。它具有抗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的双重作用。目前研究认为PEDF是最为有效的眼内新生血管天然抑制剂,对新生血管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关键词】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眼部新生血管0引言眼部血管增生性疾病,如角膜新生血管、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眼部与其它组织一样,在正常情

2、况下,脉管系统较稳定,血管增生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达到平衡,共同控制眼部血管形成。VEGF是较强的新生血管刺激因子。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是目前最有效的血管增生抑制剂之一[1-4],将成为治疗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候选药物。1PEDF的定义PEDF是人及动物眼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50KD,具有2个结构域:N端的神经营养区域和C端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超基因家族反应环[5]。人PEDF蛋白编码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

3、体的短臂末端,DNA序列分析显示PEDF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proteaseinhibitor,serpin)基因超家族,但它不具有抑制蛋白酶的活性[6,7]。PEDF最初是Tombran-Tink等[8]于1989年从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由此得名。它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Y79Rb神经元分化。在人胚胎发育到17wk的RPE细胞就已经具有这种活性,PEDF被认为是影响早期神经元发育的一个候补因子。后来在人和鼠中克隆和纯化。2PEDF在眼组织的分布5早期对人胚

4、和牛眼的研究发现视网膜RPE细胞可表达PEDF蛋白,并分泌到周围视网膜感光细胞间质中(IPM)[9,10],后来发现角膜组织和睫状上皮中也有PEDF的表达,尤其在角膜缘上皮中有强烈表达。对人睫状上皮细胞的研究发现在睫状上皮非色素细胞中可见很强的PEDF的免疫反应[11],这说明睫状上皮非色素细胞可分泌PEDF。另外眼的房水和玻璃体中也含有PEDF,房水的PEDF在生理情况下主要由睫状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而玻璃体内的PEDF主要由视网膜分泌,且含量很高。有研究表明视网膜感光细胞间基质(IPM)中PEDF浓度最高

5、,约是玻璃体中浓度的10倍,是房水中浓度的100倍。此外,在其他视网膜和脉络膜细胞中也含有PEDF,国内有学者研究表明[12],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组织(CNV)中有PEDFmRNA的表达。胬肉组织中也有PEDF和VEGF的不平衡表达[13]。Wolfram等[14]研究发现在正常人及豚鼠视网膜Müller中可有PEDF的表达,并且在缺氧情况下,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中PEDF表达减少。3PEDF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目前研究认为,PEDF具有抗血管新生作用和神经营养功能。以往对PEDF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抗肿瘤

6、作用研究较多,1999年Dawson等[15]首次发现PEDF还具有很强的抑制血管的作用,可能是维持角膜、玻璃体等眼内组织无血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玻璃体内是主要的血管增生抑制剂。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中PEDF含量明显减少[16,17],说明PEDF与新生血管之间有直接关系,并且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PEDF及VEGF比率失衡。但现在还不十分清楚PEDF是通过阻止受体结合还是激活血管形成信号系统而直接拮抗VEGF的。缺氧由于VEGF水平升高,可强烈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同时,

7、PEDF减少,更易于形成新生血管。Gao等[18]在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大鼠模型中检测到视网膜组织VEGF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了5倍,而PEDF的含量下降了2倍,VEGF∶PEDF的比值升高了10倍。VEGF∶PEDF比值的改变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程度呈正相关,显示出在视网膜病理新生血管形成中,血管抑制剂与血管刺激剂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PEDF作为血管抑制剂参与了眼后新生血管形成的调节。在黄斑变性及其他视网膜病变合并症中,新生血管膜从脉络膜长入视网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可

8、引起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此新生血管组织中PEDF大量表达,国内也有研究表明[12]在实验性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组织(CNV)中均有VEGF和PEDFmRNA的表达,PEDFmRNA阳性表达主要存在于包绕CNV组织的梭形色素上皮细胞中,两者表达失衡,结果说明VEGF和PEDF的表达失衡与CNV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Wolfram等[14]研究发现,视网膜Müller细胞也可分泌PEDF,在缺氧情况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