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中__读清华简《保训》

释中__读清华简《保训》

ID:17917176

大小:1.3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09

释中__读清华简《保训》_第1页
释中__读清华简《保训》_第2页
释中__读清华简《保训》_第3页
释中__读清华简《保训》_第4页
释中__读清华简《保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释中__读清华简《保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3期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9月Vo1.22No.3JournalofHandanCollegeSept.2012清华简研究释中——读清华简《保训》葛志毅(大连大学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22)摘要:清华简《保illl~述及舜“求中”、“得中”,上甲微“假中”、“归中”,论者说以中道。借助对有关记载的中、中和、中正、中庸及相关的极、皇极诸概念的比证分析,可知中乃一内涵极为丰富的政治伦理概念,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治道理想,其义当从三代的河洛文化背景内寻绎。“保训”当读为“~i)l”,但绝非“珍贵的训诫”

2、。宝者以道为贵宝,其义存于《逸周书·宝典》所记载武王对周公的训谕之中。关键词:《保训》;《宝典》;中;中和;中正;中庸;极;皇极中图分类号:K8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收稿日期:2012.06.07作者简介:葛志毅(1947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历史学博士。《论语·尧日》载尧命舜之辞有“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宋儒则以“允执厥中”纳入所谓道统之传16字心法之内,似此类记载及说法究竟是否可信?又当如何理解?此前可资比证的史料实在有限。清华简《保训》有关舜“求中

3、”、“得中”及上甲微“假中”、“归中”的记载,无疑为此问题的考证诠释又提供了新的史料线索,此应为《保训》的最大研究价值所在。本文企望对相关史料钩稽考索,诠释比证,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合理论断。一、天地阴阳中和之气宇中万物繁育生长的根源在于流布于天地四时之间的阴阳中和之气。《汉书·律历志》:“故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①此应出于刘歆所言,唯此阴阳之中的意义内涵则具见《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循天之道》:天有两和以成二中,岁立其中,用之无穷。是北方之中用和阴,而物始动于下;南方之中用和阳,而养始关于上。其动

4、于下者,不得东方之和不能生,中春是也。其养于上者,不得西方之和不能成,中秋是也。然则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是故东方生而西方成,东方和生北方之所起,西方和成南方之所养长。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生,养长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成。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是中和者,本阴阳四时流转之气,亦可为“道”之别名。所谓中和者,包“两和二中”:“两和谓春分、秋分,二

5、中谓冬至、夏至。”[】444冬至阴极阳生,夏至阳极阴生,是谓阴阳二极;极可训中,故又谓二中。春分、秋分各为阴阳之平,故又谓二和。以二至二分为代表的“两和二中”,乃阴阳之气循环的一个周期。据董子所论,中和乃天地万物盛衰生长的气运原因与法则,人们遵循中和之道才能获得四时成功的盛德达道。《说文》:中,和也,“上下通”@。中即中和,“上下通”即天地阴阳之气交流融通,古人认为此乃万物得以生成的原因。孔颖达①又见《公羊传》徐疏卷一引《三统历》,《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2195页。②此从徐锴《说文系传》,徐铉本作“

6、中,内也。”同治十二年陈昌治据孙星衍本改刻,1963年中华书局据之印行,此所引即此本。据上引汉儒“春为阳中,秋为阴中”及“两和二中”之说,中训和为是,训中为内,于中之本义失之远矣。21万方数据亦谓:“天能以中正之气成就万物,使物皆得干济。”[2115此成就万物的中正之气即中和之气。《管子·正》:“中和慎敬,能日新乎⋯⋯能服日新,此谓行理。”中和包蕴天地阴阳生生之理,故有此中和日新之说。《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

7、从君子道德感情修养与天地感应交通的角度,论述中和之道的重要性,即中和可致天地正位、万物滋育繁荣之效,换言之,中和之道具有宇宙本体的地位功能。天地化生万物有“阴阳三合”之说。《谷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楚辞·天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按“三合”即阴、阳、和三气之和,其中尤以和气重要,和气又称中或中和之气。《汉书·律历志》:“阴阳虽交,不得中不生。”即必得中和之气方可化生万物。《太平经》对此阐述得更清楚,其《和三气兴帝王法》日:“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中和者,主调和万物

8、者也⋯⋯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3】3m”即阴、阳、中三气调和始可化生万物,三者中尤以中和之气更重要。此说应本于《老子》,其第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按冲即中,亦即中和之气②,是万物兼具阴、阳、中和三气。中和之气之所以特为重要,就因为阴阳二气交合始生和气,于是有万物之生。《庄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