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杆菌精品医学ppt课件

肠道杆菌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7930172

大小:2.8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9-10

肠道杆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肠道杆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肠道杆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肠道杆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肠道杆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道杆菌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肠道杆菌学习要求名词解释:肥达反应掌握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与卫生学意义掌握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致病物质、所致疾病1共同特性1、G-,杆菌,无芽胞,多数有鞭毛、菌毛,少数有荚膜。2、营养要求低,普通平板上生长良好。3、生化反应活泼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乳糖发酵试验肠道致病菌—阴性,不分解乳糖肠道非致病菌—阳性,分解乳糖2共同特性4、抗原结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荚膜或包膜(K)抗原5、抵抗力:不强6、变异:极易变异,毒力、菌落、抗原、耐药性变异。3血清型表示方式:O:K:H例:O111:K58:H24一、大肠埃希菌代表菌:大肠杆菌(E.coli)正常菌群;宿主免疫力

2、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外感染;某些强毒力菌株可致肠内感染;大肠埃希菌数被作为环境与食品卫生检测指标。5大肠杆菌(E.coli)一、生物学性状多数有周鞭毛,能运动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生化反应:IMViC试验++--6IMViC试验1、吲哚试验大肠杆菌→色氨酸→吲哚+试剂→玫瑰吲哚2、甲基红试验3、VP实验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总结:IMViC试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VP吲哚甲基红7大肠杆菌E.colicoloniesonEMBAgar(伊红美蓝琼脂)E.colicells8一、致病性(一)致病物质1、P菌毛:2、粘附因子3、蛋白类毒素:引起腹泻4、L

3、PS和荚膜等9(二)所致疾病1、肠外感染原因:大肠杆菌:寄居部位改变在肠外组织或器官引起化脓性感染。常见病:泌尿系统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腹膜炎、胆囊炎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婴幼儿和老年人)2、肠内感染:10菌株致病机制所致疾病肠产毒型菌毛和肠毒素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肠侵袭型与痢疾类似较大儿童和成人腹泻肠致病型损害微绒毛婴幼儿腹泻肠出血型Vero毒素急性出血性肠炎肠集聚型肠凝集耐热毒素婴儿持续性腹泻各类肠道杆菌的比较11E.coli0157型2006年4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数字,美国8个州暴发大肠杆菌感染,造成至少1人死亡,50人住院治疗。认定可能与居民

4、吃了袋装的菠菜有关。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O157型的E.coli。這種O157型的E.coli會產生毒素,造成腸道流血。患者通常可在一週內復原。但約有7%的患者會有嚴重的失血,甚至會因而致死。O157,1996年(日本)感染万人News25thJanuary2001E.coliO157:H7genomesequencescompleted12三、微生物学检查1、肠外感染:标本采集:中段尿、血液、脓液、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分离培养鉴定:标本→肉汤→血平板→IMViC试验(++--)2、肠内感染粪便或排泄物→鉴别培养基→鉴定→肠毒素及血清型检查13SS培养基14志贺菌属(痢

5、疾杆菌)引起细菌性痢疾,通称痢疾杆菌;15抗原与分类根据O抗原分类菌种群型亚型痢疾志贺菌A1~10福氏志贺菌B1~6,X,Y变种鲍氏志贺菌C1~15宋内志贺菌D116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菌毛:细菌通过菌毛粘附于回肠末端及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表面,穿入细胞内繁殖→炎症内毒素: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外毒素:志贺毒素,Vero毒素17致病机理痢疾杆菌胃小肠粘附回、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内繁殖炎症局部:坏死、炎症粘液脓血便内毒素刺激肠壁植物神经腹痛,里急后重 毒素吸收入血毒血症(发热,休克)外毒素:毒性强,A群产生,具有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肠毒性菌毛182、所致疾

6、病细菌性痢疾--菌痢传染源:病人、带菌者。传染途径:粪-口。症状:(1)急性菌痢: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2)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见于儿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不明显(3)慢性菌痢:急性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19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取脓血粘便,新鲜,不与尿混合,立即送检→选择或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鉴定→血清学鉴定。急性中毒型菌痢取肛门拭子。20沙门菌属(Salmonella)仅少数对人致病,引起: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败血症21伤寒杆菌的鞭毛图片由微生物学教研室提供22伤寒杆菌电镜照片23一、生物学性状培养与生化反应对胆盐和煌绿的耐受性比其他肠道菌强葡萄糖分解试

7、验:鉴别伤寒、副伤寒杆菌H2S试验:鉴别副伤寒甲、乙杆菌抗原构造与分类成分相应抗体菌体(O)抗原:脂多糖IgM鞭毛(H)抗原:蛋白质IgGVi(毒力抗原)---检查伤寒带菌者241、菌体抗原cellwallO(O抗原)脂多糖稳定、耐热,特异性低,为沙门菌共有,2、鞭毛抗原flagellaH(H抗原)蛋白质不稳定,不耐热,特异性高,可鉴别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及副伤寒杆菌的分型O抗体,IgM,早现早退H抗体,IgG,迟现迟退253、表面抗原capsularVi(Vi抗原)①与毒性有关:抗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②新分离菌才有Vi抗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