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1)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1)

ID:18359493

大小:3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6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1)_第1页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1)_第2页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1)_第3页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1)_第4页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1)_第5页
资源描述: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6卷第4期饮料工业2003BeverageIndustry.4‘VoI.6NO.4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张卫国,刘欣。,陈永泉。(1韶关大学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2005;2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擒要:灵芝多糖是灵芝中含有的一种高分子活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国内外对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其生理功能、结构特点、发酵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关键调:灵芝多糖'生理功能I结构}发酵中圈分类号:Q538文1lI标识码:A

2、I灵芝及其医疗保健作用耳聋”之类的描述;《重修政和经史、正类备用草》灵芝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大型担子等都对灵芝的药用价值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认为灵菌。目前已知灵芝属约有100多种,其中以赤芝和芝是一种滋补强身,扶正固本,延年益寿的药物。紫芝的药理价值最高,临床上主要也是使用这两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灵芝药性和功效作灵芝[1]。我国是灵芝真菌资源丰富的国家,它们多了详尽的记述: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生长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紫芝,甘温无毒,

3、好建、海南等地区,紫芝是中国特有的灵芝种类[2]。颜色、治虚劳、治痔]。灵芝含有有机锗、高分子多糖、灵芝酸及腺嘌呤核在汉魏六朝,服食灵芝草是社会风尚,许多道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家著作都把灵芝草描绘成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如灵芝与人类健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关于灵芝《汉武冈传》说灵芝草为“太上之药”,得而食之,的药效作用,历代本草学家都有所论述,早在2千后天而老。《瑞令记》说:食之延年不终,与真人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列子、汤问》列御寇中同寿11。云“朽壤之一,有菌之者”,并总结当时利于灵芝现代医学药理

4、研究和临床上都已证明:灵芝可治病保健的经验:“煮百沸其味清芳,饮之明目,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故能减少自由基对脑清、心静、肾坚,其宝物也1]。机体的损伤,有延缓衰老之功效,还可以提高免疫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上力、抗炎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血脂、降品,谓其“久味苦平,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血糖等药效1。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2活性多糖的研究概述《名医别录》、《新修本草》、《中华子本》、《开活性多糖是一种具有某些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糖元本草》、《滇南本草》等中均有

5、诸如“益心气”、类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益精气”、“安精魂”、“坚筋骨”、“利关节”、“治组织中。按照来源分类,活性多糖分为植物多糖、*收稿El期:2003-05-03**作者简介:张卫国。男。1976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饮料工业4第6卷第4期B2003.everageTl-nJdustry‘Vo1.6NO.4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等,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于药品用量大、操作复杂,已逐渐被仪器

6、分析所代微生物多糖再分为细菌多糖和真菌多糖等。按照化替。目前采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学结构分类,多糖分为均多糖和杂多糖。活性多谱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质糖作为药物始于l943年,六十年代后,活性多糖谱分析法等。多糖的二级、三级结构的研究更为困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八难,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3C—NMR十年代又发现活性多糖的糖链在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及2~NMR、旋光谱和圆二色谱、快原子轰击质决定性的作用,能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谱、色质

7、联用、酶技术一NMR等n。的生长和衰老Lg]。近年来,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多糖作为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多糖的以及多糖复合物疫苗等研究在国际上受到了较多的药理作用包括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感染、降关注。血糖血脂、抗补体、抗凝血、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生2.1多糖的提取、纯化与分级物合成等口。国际上多糖的药理研究以对抗肿瘤多糖的提取大多数采用不同温度的水、稀碱稀作用的研究为最多,日本东方医药研究中心和共立酸溶液制取,现在用酶法提取的也比较多。如果用药科大学对多糖的抗补体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稀酸稀碱

8、提取,提取时间宜短,温度不要超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50℃,以避免糖苷键的断裂,破坏多糖结构。2.3国内多糖研究进展大部分多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所以我国对功能性多糖的研究始于70年代,近年可以用有机溶剂来沉淀多糖。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乙来发展很快,形成了空前迅速发展的趋势。研究的醇和丙酮,一般在pH7.0左右,反复溶解与醇析,对象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地衣、藻类、得到粗多糖。花粉多糖等,研究的方法涉及各种化学方法及仪器除去粗多糖中的蛋白质,植物多糖常用三氯乙分析方法,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