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社科院]郑秉文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社科院]郑秉文

ID:18492667

大小:2.0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18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社科院]郑秉文_第1页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社科院]郑秉文_第2页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社科院]郑秉文_第3页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社科院]郑秉文_第4页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社科院]郑秉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社科院]郑秉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郑秉文【摘要】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标志着正式进入“上中等收入”行列。文章对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等国家进行比较,以跨越这个“陷阱”并早已进入高收入行列的东亚“四小龙”为参照系,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历和即将经历市场驱动、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4个阶段,以及3次跨越;目前刚进入效率驱动即“上中等收入”阶段;文章分析了中国在这个阶段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诱因,提出避免掉进“陷阱”和经济转型的动力问题,认为制度、政策和基础设施构

2、成了动力组合。【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中国模式竞争力社会保障【作者】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10年,中国人均GDP终于走出“下中等收入”组,进入“上中等收入”组的下沿。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社会进步将要面临一次新的跨越,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将面临一些新的、严峻的挑战。一、“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分析与国际比较(一)“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提出世界银行将世界各经济体按年人均国

3、民总收入(GNI)分为低、中、高3组,并每年公布调整的标准。根据2010年8月的最新标准,低收入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995美元及以下,中等收入为996~12195美元,高收入为12196美元及以上。其中,在中等收入标准中,又划分为“偏下中等收入”(以下简称“下中等收入”)和“偏上中等收入”(以下简称“上中等收入”),前者的标准为996~3945美元,后者为3946~12195美元。根据这个标准,在世界银行目前统计的213个经济体中,低收入组有40个,中等收入组104个,高收入组69个。在中等收入组中,下中等收入有56个

4、,上中等收入48个。在2009年全世界创造的58.14万亿美元GDP中,低收入经济体创造的仅为0.43万亿美元;中等收入为16.12万亿美元;高收入为41.59万亿美元。在中等收入组中,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创造的GDP大约各占一半,前者为8.81万亿美元,后者为7.30万亿美元。不同收入“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组GDP①的增长变化如图1所示。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

5、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15图1不同收入组GDP的增长变化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网站(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2006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2010年又进一步阐述为:“几十年来,拉美和中东的很多经

6、济体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面对不断上升的工资成本,这些国家作为商品生产者始终挣扎在大规模和低成本的生产性竞争之中,不能提升价值链和开拓以知识创新产品与服务为主的高成长市场”。②综上所述,“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之后,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人均GDP1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但却很少有国家能够顺利进入高收入行列,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区间,他们或是陷入增长与回落的循环之中,或是较长期处于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在中等收入阶段,有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滞留在下中等收入阶段,有些国

7、家和地区则较快走出下中等收入阶段,但却在上中等收入阶段徘徊不前。(二)“中等收入陷阱”案例比较中等收入组主要分布在4个地区,即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美”)、欧洲与中亚、东亚与太平洋、中东与北非。其中,“欧洲与中亚”主要为转型经济体,其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时间较短,但近年发展较快,人均GDP从1989年的2278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6412美元。俄罗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波动幅度很大。2005年俄罗斯人均GDP为5337美元,2008年曾一度上升到11743美元,翻了一番多,2009年又大幅回落到8684

8、美元(见图2)。“中东与北非”在世界银行的统计上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理上的含义,包括所有收入水平的经济体,二是仅包括发展中国家,即本文使用的发展上的含义,其2009年人均GDP为3211美元(WorldBank,2010)。①国民总收入(GNI)等于GDP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再减去对国外的要素支出,即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国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