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

ID:19210996

大小:19.3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9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_第1页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_第2页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_第3页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_第4页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作者:冯蓉洁,吕佩惠,盛振华,吴巧凤【摘要】  目的研究紫苏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测定紫苏各酚性成分含量基础上,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其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和抗脂质体氧化能力。结果75%乙醇和50%丙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紫苏提取物中总黄酮、原花色素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之间呈正相关。结论紫苏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抗氧化活性可能与黄酮类化合物有关。紫苏提取物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临床。【关键词】紫苏总黄酮原花色素抗氧化活性紫

2、苏为唇形科紫苏属Perillafrutescens(L.)Britt.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药食两用中药,在江浙各地均有种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其主要含有紫苏苷、原花色素、紫苏素、木犀草素和芹黄素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衰老、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等作用[1]。有研究表明,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作用;紫苏的水溶性色素亦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2~3]。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紫苏籽挥发油成分上,对紫苏尤其是紫苏的酚性成分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确定紫苏有效

3、部位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组成,为其临床应用及各种成分的抗氧化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仪器及试剂仪器BS224S精密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TU-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KQ-25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试剂和材料紫苏采自浙江杭州,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资源鉴定教研室姚振生教授鉴定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Perillafrutescens(L.)Britt.,粉碎后过40目筛。芦丁、儿茶素、没食子酸,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大豆卵磷脂、DPPH,均购自s

4、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g紫苏药材粉末,分别按表1加入20倍量提取溶剂,70℃水浴提取2次,1h/次,合并滤液,浓缩至干,临用前配成所需浓度,作为供试品溶液。.2紫苏酚性物质的含量测定[4~6]采用FeCl3-K3Fe(CN)6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标样制作标准曲线,测定紫苏中总酚酸含量;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以儿茶素为标样制作标准曲线,测定其原花色素含量;采用碱式铝盐比色法,以芦丁为标样制作标准曲线,测定其总黄酮含量。.3抗氧化活性实验[7~9].清除自由

5、基活力取提取物适量,加入2μg/ml的DPPH甲醇溶液,快速混匀,30min后测定在51nm处的吸光度。计算DPPH清除率:清除率(%)=×100%。  其中[DPPH]t表示30min时体系的吸光度;[DPPH]t=0表示0时刻体系的吸光度。.还原力测定取提取物适量,加入磷酸缓冲液及1%铁氰化钾溶液,50℃保温20min后,加入10%三氯乙酸,混匀后取,加入蒸馏水及%三氯化铁。在700nm处测定反应液吸光度值。吸光度值越大,表示还原力越强。.脂质体氧化法将大豆卵磷脂分散于去离子水中,20kHz超声波处

6、理30min,周围以冰水冷却,制得大豆磷脂浓度为%的人工脂质体。取20ml脂质体,加入提取物,以10mmol乙酸铜20μl催化氧化反应,混匀后放置于回转式恒温水浴振荡器上,于暗处37℃、100r/min进行开口氧化实验,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及丙二醛生成量。  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CD)的测定:取1ml氧化液,溶于ml甲醇,于23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摩尔消光系数ε=XXL·mol-1·cm-1计算脂质体体系中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的生成量。  丙二醛的测定:取氧化液,加入1mlMDA溶液,测定

7、在53nm处的吸光度,以摩尔消光系数ε=×10L·mol-1·cm-1计算丙二醛的生成量。  抗氧化效果用抑制率表示:抑制率(%)=×100%  结果见表1及图1~4。表1紫苏酚性物质组成及抗氧化作用结果图1紫苏提取物的还原力图2紫苏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作用图3丙二醛的生成  由表1和图1~4可知,紫苏各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提高自由基的清除率,促进Fe3+的还原和抑制卵磷脂氧化产物的生成。其中,75%乙醇提取物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强,50%丙酮提取物的还原力最强,两者均可显著抑制自由基的产生,

8、延长CD生成的峰值时间,减少同期各时段MDA的生成量。图4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的生成.4酚性物质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以原花色素(X1)、总黄酮(X2)和总酚酸(X3)含量为横坐标,还原力(Y)为纵坐标,采用软件对表1结果进行线性关系考察,得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和回归标准残差正态P-P图。表2方差分析表由表2和图5可知,P图5回归标准残差正态P-P图表3回归系数分析由表3可知,紫苏酚性物质含量对还原力的总体回归方程为:Y=++。  为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