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课件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课件

ID:19303822

大小:67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21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课件_第1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课件_第2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课件_第3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课件_第4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调查诊断和报告2011.7.25主要内容有关概念及分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调查、诊断异常反应诊断有关政策关于《印发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0】94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2、。AEFI的分类AEFI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良反应预防接种事故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对异常反应定义的解释(2)必须实施规范性操作-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经过资质认证-正确选择接种对象-接种操作符合规范-实施安全注射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

3、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AEFI报告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报告程序----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区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AEFI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

4、疾、群体性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区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2小时内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于死亡或群体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同进还应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AEFI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发现AEFI后48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向受种者所在地区CDC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反应、对社会有重大

5、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在2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AEFI登记表,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区CDC报告,区CDC经核实后立即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AEFI调查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等)外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均需调查。区CDC对需要调查的AEFI,应当在接报后48小时内组织开展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调查开始后3天内初步完成个案调查表的填写,并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AEFI调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市级或者省级

6、CDC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一)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二)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三)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于死亡或群体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同进还应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AEFI诊断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AEFI报告后,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交由区CDC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市级或者省级CDC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

7、调查诊断。AEFI处置原则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AEFI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AEFI处置原则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以及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建立媒体沟通机制,引导媒体

8、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客观报道,澄清事实真相。开展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沟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原因、事件处置的相关政策等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