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养生201002

经络与养生201002

ID:19535711

大小:1.65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8-10-03

经络与养生201002_第1页
经络与养生201002_第2页
经络与养生201002_第3页
经络与养生201002_第4页
经络与养生201002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络与养生2010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经络与养生7.1经络7.2经络与养生7.1经络“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和运行气血的独特系统。每一脏腑都发出一条经络,每一经络都有它络属的脏腑。脏腑为本,经络为标。“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千线,多循环于人体深部。“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它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分布部位较浅。经络遍布全身,把五脏六腑、四肢关节、五官九窍、筋骨皮肉紧密地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

2、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手足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qiao1)、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十二经脉是以阴阳来表明它的属性:凡是与腑相属,循行于肢体外侧的经脉,叫做阳经;凡是与脏相连

3、属,循行于肢体内侧的经脉,叫做阴经。由于经络循行路线有一定的身体部位和脏腑络属,因而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经络的病证。如头痛症,根据头痛的部位,结合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规律,可辨别和诊断病在何经:前额连眉棱骨痛,属阳明经头痛;头部两侧疼痛,属少阳经头痛;后头部及颈项部疼痛属太阳经头痛,以此类推。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针炙科的理论基础,而且能指导中医内外各科的临床实践。如张仲景所创立的六经辨证,就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是分析辨别外感

4、病的经络,脏腑病位及其病变性质的辨证方法。如阳明病症,包括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两经、两腑的病变。少阴病证,包括足少阴肾和手少阴心两经两脏的病变,以此类推,易于记记。1.手三阴(1)手太阴肺经(1)手太阴肺经走向、分支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的上、下口,通过横隔膜、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出腋,沿上肢内侧前缘向下,过肘,至腕,直至拇指之端(少商)。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直行至食指挠侧端(商阳),交于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病证胸闷胀满、喘咳、气逆、肩背及臂内侧缘痛、咽喉肿痛、怕冷或手心发热等。(2)手厥阴心包经(

5、2)手厥阴心包经走向、分支走于胸中,属心包,下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分支:从胸中分出,横行至腋下胸壁的三寸处(天池),延胸壁上抵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至掌中(劳宫),循中指出其端(中冲)。分支:从掌中分出后,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交于手少阳三焦经。主要病证心悸、心前区疼痛、腋下肿胀、癫狂、胸满闷感、上臂肘关节痉挛、掌心发热等。(3)手少阴心经(3)手少阴心经走向、分支起于心中,属心系,下隔,络小肠。分支:从心系分出,上挟食道,连于目系。直行:从心系上肺,出腋下(极泉),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经掌后锐骨,至小指

6、内侧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主要病证心前区疼痛、胸胁痛、咽喉痛、口干渴、目黄、健忘失眠、癫痛、上肢内侧疼痛、掌心发热等。手三阴经分布于上肢的内侧,前后分布次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手三阴循行的规律是: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2.手三阳(1)手阳明大肠经(1)手阳明大肠经走向、分支起于食指挠侧端(商阳),沿食指背面的前缘,上行于一、二掌骨之间,上腕,沿上肢外侧前缘入肘,上肩(肩招>,交于第七颈椎(大椎),前下入缺盆,下行络肺,过横隔膜,属大肠。分支:从缺盆上颈,过颊,入下眼,还出夹口,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的鼻旁(

7、迎香),交于足阳明胃经。主要病证下领牙痛、流清涕、鼻蛆、喉痛、颈肩部疼痛、上肢外侧疼痛及上肢瘫痪。(2)手少阳三焦经(2)手少阳三焦经走向、分支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经前臂外侧中线,过肘,上肩,向前行入缺盆,布擅中。散络心包,过隔膜,依次属于上、中、下三焦。分支:从擅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大椎)上项,沿耳后(翁风),直上出耳上角前行颈额至目眶下。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毗(童子骨勤交于足少阳胆经。主要病证耳后疼痛、眼外角疼痛、耳聋、耳鸣、面瘫、咽喉肿痛、肩痛、上肢外侧部疼痛

8、及小指、次指运动障碍。(3)手太阳小肠经(3)手太阳小肠经走向、分支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上行绕肩脾,交肩上(大椎),前行入缺盆,络心脏,沿食道下隔过胃,属小肠。分支:从缺盆沿颈上颊,至目外毗,转入耳中(听宫)。分支:从颊经眼下缘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