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1绪论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1绪论

ID:19875345

大小:144.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07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1绪论_第1页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1绪论_第2页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1绪论_第3页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1绪论_第4页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1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1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态心理学张伯源主编1、绪论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心理异常的各种现象加以描述,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要试图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心理学家在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时,不仅要把它和大脑的机能状态联系起来,而且要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的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近些年来,由于神经生物化学、心理生物学和

2、社会科学某些领域的迅速发展,对心身关系问题,或者说对人的行为和脑神经生理、生化过程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为变态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变态心理学作为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在理论上对于说明心理现象的实质,论证心身关系和心物关系等哲学基本命题可以提供新鲜的科学论据。在实践上,对促进人类精神健康的心理卫生工作乃至整个精神保健一事业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它的研究工作还能有助于促进和提高精神病临床诊断和防治工作的效果。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心理异常就是人们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或人(主体)与其

3、客观现实关系失调基础上所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如果这种歪曲反映已导致人的行为紊乱,并破坏了人的社会生活适应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又不能简单地用一般人的方法加以纠正,这就是心理疾患(或精神疾病)了。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方法论上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则要严格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等原则,用相互联系的全面观点进行分析,按照现象的本来面目去实事求是地说明问题。(一)观察法观察法主要是由主试(医生或心理工作者)通过

4、直接观察或在谈话中的观察对被试(病人或健康人)的心理、行为表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了解。在进行观察时,除了直接的视觉观察以外,常常要辅助以谈话,因为通过谈话,可以使观察更有目的、更有方向地进行,还可使观察一步步地深入下去。在观察之前应做好准备,了解被观察者的基本情况,订出观察目的和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要忠实地、客观地进行记录,也可做观察日记,然后根据观察所得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切忌主观臆测。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自然观察是在不加任何控制的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进行直接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控制观察则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特定情境中对个体进行观察。

5、在观察时间上,可作长期、连续和系统的观察;也可作短暂、断续或一次性的观察。观察的内容一般可以包括身体外观,仪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情绪状态;人际交往风格,对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在活动中表现的兴趣和爱好;在困难情境中的应对方式,等等。(二)个案调查法个案调查法是把被试(如病人)作为一个单一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个案材料的来源可以是被试者的自述或他人的报告。个案调查法可以通过交谈、问卷和活动产品分析等方法来取得资料。个案内容除了个人的一般资料如个人史,既往史、现病史以外,还需要详细了解个人的生活经验,家庭生活与人际关系状况,学习或

6、工作情况,心理发展和教育情况,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和风格,在集体中的表现及其兴趣、爱好与病前的性格特点,重要的生活事件和精神刺激以及最近的病情变化等。在进行个案调查时应注意所选择的个案样本的代表性。个案最好按照发展的次序进行有系统的,传记式的记录,除了要求内容准确、描写细致,还要文字简练,并尽量避免使用专门术语。(三)实验法1、病程实验这是变态心理学中较重要、较直接、也是最独特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在于取得异常心理过程的现状及其变化特点,并对这些特点予以数量及性质上的评估。实验在病人的疾病演变过程中进行,所用方法和程序大多选自实验心理学并是心理障碍

7、患者所能接受与使用的。实验结果可以表现疾病过程中及治疗前后变化的情况,借此可验证某些变态心理学的假设。2、病人的治疗性实验对病人的治疗赋予实验的性质,一般是病因学为依据,即采取病因学治疗。也就是说,变态心理学中的假说如果与事实相符,则所用的治疗方法,一般都应有预期的效果。治疗性实验应注意的是:首先,治疗的情境与条件应严格控制。其次,在治疗性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医生往往会对病人显得过分关切和热情并期望良好的效果,在此情况下,医生对病情的估计和疗效的评定都可能高于实际情况,这是应予避免的。“双盲法”的实验设计可在某种程度上克服这种偏向。第三,对治疗效果的

8、评定应有客观指标。3、儿童自然实验自然实验法是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游戏或学习等活动,对儿童行为表现进行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