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课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课件

ID:19879318

大小:1.87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07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课件_第1页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课件_第2页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课件_第3页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课件_第4页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讲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伦理思想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理想国》(约公元前374年)1。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希腊哲学巨擘。他出生于雅典城的名门望族。→贵胄之家保证了他从小就获得良好教育,但也使他自幼养成根深蒂固的贵族意识,对民众心存不屑,对民主怀有敌意。他受过骑兵训练,并在诗画乐等多方面初显才华。他创作过史诗和悲剧,这种早年的文学经历,为他后来的文采飞扬的哲学对话录的写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岁左右,柏拉图追随苏格拉底研习哲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亵渎神

2、灵”和“腐蚀青年”。(真实原因是个人冤仇)被雅典当局所指使的法庭判处死刑。这一事件对柏拉图触动甚大。据说他因肩部宽大(另说前额宽阔)而获“柏拉图”绰号(在古希腊语中有“广阔”、“宽大”之意)。2。而后,他开始游历四方,先后到过南意大利和埃及等地。约公元前395年,柏拉图返回故乡雅典,开始独立的学术研究。→在他的第三次西西里之行失败之后,他对政治再不过问参与,潜心哲学探究、著述和讲授,直至80高龄时谢世。无记载柏拉图结过婚,也许他甘愿一辈子做一个“精神恋人”。(柏拉图式恋爱)据说他的第一次西西里之行以被抛

3、入奴隶市场而告终。幸得一位朋友发现并赎出,他才不致沦落为奴。素来卑视奴隶的柏拉图为了答谢这位朋友使他摆脱了奴隶命运,预备了一份丰厚的礼金,但是该礼金被谢绝,于是柏拉图便用它买下英雄阿卡德姆纪念堂附近的一座花园,并于公元前387年开始在此聚徒讲学,形成学园。这个堪称西方历史中第一座高等学府的学园持存了近千年,直至公元529年被东罗马皇帝尤斯提尼查封。3。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中第一位有完整著作传世的哲学家。他一生写过很多对话录,现存30余篇。他的对话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苏格拉底时期。在此时期,他尚未形成

4、自己的哲学,而大多记述其导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第二是过渡时期。他从追随苏格拉底哲学过渡到创立自己的哲学。第三是成熟时期。在此时期,他在诸多基本哲学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并初步建构起自己的哲学体系。→第四是晚年时期。在此时期,他继续完善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对以往的一些哲学观念加以修订。→在他所有著作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篇》,是关于伦理学和政治学著作。属于这个时期的对话录有《美诺篇》、《斐多篇》、《会饮篇》、《费德罗篇》、《国家篇》(又译《理想国》)等。属于这个时期的对话录有《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

5、斐勒布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提迈欧篇》、《法律篇》等。4一、《理想国》的主题《理想国》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时期的一部对话录,撰著于约公元前374年,是一部零星集合的著作,其内容有重复,整体结构不紧凑。它用对话叙述体写成,分十卷。其内容涉及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学、知识学等多个学科。对话的主角是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等。被讨论的主要问题依次有:正义的本质,正义与幸福的关系,城邦(或为国家)的形成,卫国者的艺教和体育,城邦的正义,个人的正义,等等。在散漫的论题中依然可以发现——正义及其与幸福的关系是本书的主

6、题。该书思想密度不大,时有精彩言论,许多用类比隐喻,言语畅达生动,读来是一种享受。5。《国家篇》中的伦理思想主要分布于第一、四、六、九、十卷中。1、关于善理念与个别善的关系,柏拉图提出,善本身是各种个别善的实在,神灵所创造的可知世界中的善理念,是可见世界中的一切善事物的根源(第六卷第18—19节)。这表明他在道德根源论上还是一个神秘主义者。他认为善理念还是一切可感事物的根源,可被视为世界的本原。6,2、关于善恶的本质,柏拉图在多处将善与正义、恶与非义并称甚或等同,且明确表示不同意以快乐为善、以痛苦为恶之

7、世俗见解。(参阅第一卷第21—22节和第六卷第17节等)这表明他与古希腊伦理学中的快乐主义善恶论分道扬镳。7。3、关于德性与邪恶的关系,柏拉图主张邪恶是心灵的德性之缺失,并指出:心灵的德性即正义,而心灵的邪恶即非义;德性似是心灵的健康、优美和坚强有力,而邪恶似是心灵的疾病、丑陋和软弱无力(第一卷第24节和第四卷第19节)。邪恶是心灵的德性之缺失这一主张,启发了中古时期基督教伦理学中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观念:恶是善之匮乏。8。4、关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柏拉图基本观念有: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涵养良好的品质,而恶

8、劣的艺术作品非特无此功效,反而败坏人心中固有的德性;为了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艺术作品必须经受审查和删改;为了培训出合乎正义要求的治国者和卫国者,艺术教育必须服务于和服从于道德教化(参见第二卷第、第三卷和第十卷等)。柏拉图的这些意见开启了艺术标准道德化以至政治化的先河。(与我国古代比较。)9二、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1.正义不是什么正义是《国家篇》的中心论题,其副题就是“论政治正义”。该书第一卷,“正义是什么”就被提出。柏拉图先阐述正义不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